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906篇
科学研究   95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105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912.
基于ANSYS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并基于"位移外推"法进行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其实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1/4节点单元模拟裂纹尖端奇异性,由ANSYS直接给出应力强度因子值;另一种是先计算出靠近裂纹尖端处节点的位移或应力,再线性拟合,这种方法不一定要考虑奇异性,只需使网格足够精细即可。文章通过实例介绍了这两种方法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的过程和技巧,并将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两种方法均可行。  相似文献   
913.
本文通过细石混凝土地面大面积的施工中出现的裂缝分析,揭示了混凝土收缩和基层变化对混凝土面层的影响,提出了针对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914.
综合考虑罐-土之间的摩擦.采用接触单元模拟罐底板-基础间的相互作用。采用两种基础间的平均沉降量差作为边界条件,取代工程上难以准确计算或测量的基础基床系数或弹性模量,建立大型储液罐有限元计算模型,得到了罐底板大角焊缝区域的峰值应力计算值,并与应力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沉降量差的有限元计算方法的应力计算结果与应力实测结果相吻合,可以准确计算大型储液罐的底板应力。还可以通过基础沉降量实时监测。预测在用大型储液罐的剩余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15.
盲孔法测焊接残余应力是学生实验中及工程上常用的对构件进行应力分析的实验方法之一,它由于具有操作简便、测量可靠性高、对构件损伤程度小等特点,而在焊接残余应力测试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盲孔法测应力实验中,应变片的粘贴好坏将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结合大口径厚壁X80管残余应力测定项目试验中几百个应变片的粘贴经验,总结出简单易行的操作工艺,以期在测试中为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16.
介绍了机械加工中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的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影响加工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等各种工艺因素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从而达到改善表面质量、提高产品使用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17.
在高温环境下有紧密性要求的螺栓联接 ,在设计时应考虑应力松弛 .讨论了关于应力松驰问题的计算思路和解决方法 .  相似文献   
918.
简述CFG桩复合地基的基本概念,分析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和CFG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以及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要求和褥垫层厚度确定。  相似文献   
919.
针对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裂缝损伤,分析了裂缝对应力波的作用机理,提出用于检测裂缝的基于智能钢筋PZT网络的主动监测系统。将PZT薄片按照特定的规律安装在钢筋表面形成智能钢筋,通过不同智能钢筋上异位布置的PZT构成了覆盖整个结构的监测网络。实验室浇筑钢筋混凝土梁试件,并通过设置不同深度和不同数量的人工裂缝来模拟梁在受力状态下的裂缝开展过程,记录不同损伤状态下智能钢筋的输出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智能钢筋的输出信号会随着单裂缝深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小,且随着裂缝数目的增加呈指数形式衰减。其定量关系为损伤识别系统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20.
瞿汉忠 《江苏教育》2005,(5B):21-22
因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心理极度烦躁或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小学毕业班虽无升学的压力,但有合格率的指标,故“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成了众多教师的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