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杨绛曾经翻译过英国诗人蓝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对自然和艺术的喜爱,也是很多人的心声。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展现着别样的魅力。本刊"艺术长廊"栏目推荐的艺术家,都是在中国当代艺术长河中显现的珍品,是艺术园地中绽放的璀璨的奇葩,其作品体现着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渴望,代表着这个时代中国画家对当代艺术的理解、追求与推进……  相似文献   
82.
美国当代女作家珍妮弗·伊根的长篇小说处女作《隐形马戏团》以20世纪60年代反文化运动及其冲击波为背景,通过一对姐妹寻求自我身份、追逐超然梦想的故事,探讨了真实和幻想的关系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影响。伊根认为,现代大众媒体所产生的大量虚拟形象塑造扭曲了我们的体验,在形象文化中,表象替代了本质,幻想掩盖了真实。人们在找寻心底的超然世界的过程中,倘若一味沉迷于对幻想、表象的追逐,迷失了内心真实的自我,生命将成为一片苍白和虚无。  相似文献   
83.
杨国新 《新闻世界》2011,(10):179-180
明季绘画,在中国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曾出现过几次创新思潮,其中,崛起于江南苏州一带的"吴门画派",在艺术形态体格及审美趣味上,开创一代新风,取代了院体和浙派而占据画坛主位。  相似文献   
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云南省志》卷七十“医药志载:”清雍正六年(1728),通海秀山沈育柏创建了老拨云堂.生产拨云锭眼药,比我国最早的中成药厂——苏州雷允上还早6年。”这是一件不容抹杀的历史事件和老拨云堂最高的历史成就。  相似文献   
85.
苏轼的《超然台记》一文发挥老庄思想,游心物外,对人生达到了思维的把握。但他并没有忘情政治。《超然台记》没有摆脱士大夫进退出处的茅盾,实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  相似文献   
86.
苏轼中年以后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对其他诗人的艺术评价,在诗歌领域内建立了著名的"枯淡论",他的"枯淡论"进一步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崇尚平淡的理论,对后代的诗歌理论及画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南唐后主李煜,是中国历史上诗词成就最高的帝王,他的大部分词所写的内容都以亡国之恨为主。抒发的感情多为亡国之痛。但是,他的一首《渔父调》却让我们看到了李煜的另外一种生活,另外一种人生境界,那就是道法自然的生活与境界。  相似文献   
88.
标新立异的杨维桢及其铁崖体在元末明初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其时东南文坛的风云人物,于此也遭到了持理学观点的人们的激烈批判。对徐一夔的标举张载诗学,特别是贝琼的“词涉夸大”和王彝的“文妖”等进行考论,发现理学在进行超然的文学批判时,常常和元明更迭的政治局势、传统诗学的观念传统所共同要求的雅正、平易观念糅合在一起,而这和明代的理学重回意识形态主流和士人重回社会精神生活中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9.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杂记》选择了以下几篇杂记:欧阳修的《丰乐亭记》、苏洵的《木假山记》、曾巩的《墨池记》、苏轼的《超然台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这几篇杂记“从所记事物中概括抽象出关乎社会人生的大道理,言近旨远,多有寄托”(专题导言),各类教参对每篇文章的微言大义都进行了深度挖掘,却很少从整个专题的角度进行阐释。笔者在通览这几篇传世之作后,感觉有一股浓浓的“爱”的热流在每篇文章内潜行暗涌。  相似文献   
90.
试论《超然台记》在苏轼思想发展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之所以能够在青壮年时期就写出了著名的《超然台记》,是因为他在青年时期就对人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从儒道释三家思想中汲取其有益营养,向北宋先贤学习的结果.超然思想形成后,使他淡薄名利,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从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令后人研究不已的东坡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