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新规则实行后排球发球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规则实行后对排球发球技术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对近两年发球技术运用及效果分析和对当今世界强队男女排发球状况有关数据统计分析 ,指出今后排球发球发展的趋势应是跳发球  相似文献   
22.
现代排球技术发展迅猛,发球技术的不断提高是当前排球运动发展的一大特点。近十年来,跳发球有了很快的发展和突破,特别是大力跳发球因发球速度快、旋转性强、飞行时间短获得了较高的发球得分率和破攻率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1、现代排球发球现状近三十年来,发球技术多以飘球为主,  相似文献   
23.
1.现代男子排球发球现状分析近三十年来,发球技术多以飘球为主,尤其是远距离“平砍式”飘球的威胁较大。这种球速度快、幅度平、过网点低,飘晃中突然下沉或平冲而来,给接发球队员造成判断上的困难,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但近十年来,跳发球有了很快的发展和突破,特别是大力跳发球因发球速度快、旋转性强、飞行时间短获得了较高的发球得分率和破攻率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跳发球技术在世界男排中被广泛运用,与之相比,我国男排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对国内男排比赛的调查,就如何提高跳发球技术水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提高中国男排选手大力跳发球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赛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提高中国男子排球选手大力跳发球水平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训练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第八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的现场观察和各项数据的分析,反映出本届杯赛的特点为欧美诸强优势明显,亚洲各队实力较弱;队伍结构合理,整体实力增强;网上争夺激烈,个人技术全面,集体战术多变;重视科研和高科技的应用。  相似文献   
27.
第25、26两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发球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统计分析,认为当前世界女排发球与接发球相对平衡的局面仍未打破,中国女排的发球不占优势;应重视发球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加强多种跳发球的训练及发球的心理训练,并重视培养发球手  相似文献   
28.
试论现代排球技术发展的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应伟 《天中学刊》2003,18(5):82-83
采用文献资料、归纳整理、逻辑分析、录象观察等方法,对现代排球技术发展趋向进行了专门的探讨,旨在明确排球技术的发展形势,以便有关人士尽早进行设计、实验出更合理更先进的新技术,并有效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9.
中国女排雅典奥运登顶,使十三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激动。但是在静下心来仔细审视女排这次夺冠之路,却让我不能不对中国排球事业有几分担忧。文章就中古、中俄之战来分析中国女排与这两支劲旅的差距所在,以尽快提高我国女排的战略、战术。  相似文献   
30.
本文通过 BTS EMG300 肌电测试仪,选取 8 名高校运动员,8 名健将级运动员为测试对象。测试过程中,受试者均采集 3次大力跳发球,选取最佳的 1 次作为本文实验数据。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肌电 EMGSERVER 软件与视频同步的方法,截取大力跳发球助跑、起跳蹬伸阶段主要用力的 15 块肌肉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在助跑阶段最后一步,高校排球运动员上下肢肌群肌肉激活程度较高,躯干肌群激活程度和贡献率较小;健将躯干肌群肌肉贡献率高于高校运动员。在起跳蹬伸阶段,高校运动员右侧肱二头肱三头激活程度较大,高校运动员右斜方肌、左右臀大肌、左右股直肌相对激活程度低于健将,在躯干肌群相对激活程度上二者之间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