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70篇
综合类   2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美国产BiodexⅡ等速测力及康复系统对16名业体校运动员和15名中学生(对照组)进行膝关节的慢速(60度/秒)和快速(120度/秒)肌力测试,同时使用清华大学力学系电测应力分析室制造的三维测力台和测角器对他们进行下蹲跳高度、膝关节角度的测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和SPSS统计处理,发现影响业体校运动员下蹲跳高度的主要因素是膝关节最大速度角度,影响中学生(对照组)下蹲跳高度的主要因素是膝关节最大缓冲角度和膝关节慢伸肌力矩.  相似文献   
62.
释延庄 《中华武术》2004,(10):30-34
①重心左移,左腿屈弓为横档步;同时双掌向左摆动,左掌背向左,右掌随左掌摆动,掌心向左,掌指向上;目视左前(图12a)。  相似文献   
63.
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把起动时产生的后蹬力量充分作用到加速跑当中去,使起动速度能够迅速地转化到位移速度上来。但是,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与训练中,许多短跑运动员经常会出现第一步距离过大或第一步落地点偏向于前腿一侧的现象。致使起跑后身体产生制动、重心不稳,难以将起动速度转化成位移速度。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过去人们一致认为,这是由于起跑时身体抬起过早造成的。随着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深人研究和训练中的体会使我们认识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与前腿膝关节的位置有关。因此,在蹲踞式起跑时了解和掌握前腿…  相似文献   
64.
在人类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类自身体态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立、卧、行、坐,在人一天生活中所占时间,随着历史进程逐渐演变着。远古时的先民,为了生存和繁衍,狩猎为主,顺乎自然,昼出夜伏,卧与行,在一天之中所占时间居多。由于环境恶劣,人的寿命普遍短暂。进入农业时代,耕植代替了渔猎。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田园劳作取代追赶厮杀。群体迁徙变换为固定居处。“行”在一天之中所占时间相对减少,“蹲”的时间相应增加。“蹲”在田里栽插管理,蹲在场上选种、编织,天旷野阔没有椅凳,就连休息纳  相似文献   
65.
文章主要研究在不同振动波条件下对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影响。以33名大学男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方向振动波的条件下进行负重蹲实验。以三维影像与三维测力台同步测量系统采集跳深和负重蹲动作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以瑞士等速肌力测试系统采集膝关节在不同速度时向心、离心运动的肌力学数据。分析结果认为,振动波方向影响肌肉振动训练的效果。振动波方向与肌纤维纵轴之间趋向于垂直状态或形成较大角度时,振动波能够对肌肉产生较大的刺激。振动波与肌纤维的角度过小或成平行状态时,振动波对肌肉的刺激作用便相对较小。肌纤维受到与其呈大角度的振动波的作用时间越长,便越能对肌肉能力的增强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摘要:目的:探讨女性蹲起动作下肢动作特征与肌肉工作特征的增龄性变化。方法:选取北京市区社区居住各年龄段女性166名。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三维摄像系统和肌电仪记录受试者的蹲起动作特征,使用相应软件对运动学、动力学参数以及肌电数据进行分析,并用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各年龄组数据的差异。结果:各组下肢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均为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P<0.05),关节贡献度大小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P<0.05)。20~29岁和30~39岁组的踝关节贡献度为向心阶段>离心阶段(P<0.05),而其余各组则为离心阶段>向心阶段(P<0.05)。20~29岁和70~79岁2组间的左侧股直肌和右侧股二头肌动员时间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性蹲起动作的动作幅度主要由膝关节的运动范围决定;老年女性下肢各关节运动范围明显受限的情况首先发生在膝关节;女性完成蹲起动作的力量主要来源于髋关节周围肌群力量,这些肌肉的力量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50~59岁是髋关节力量衰退的关键敏感年龄。因此,女性随年龄增长应进行有针对的下肢肌肉力量与柔韧性锻炼。  相似文献   
67.
本文指出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存在的困境,深入分析其原因,从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角度,提出了微课这一新型教学资源来突破困境的设想,以蹲踞式起跑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微课的设计思路和流程,分片段介绍了教学实践过程;指出了微课教学的优势和作用,同时提出技能型体育微课在未来应用的新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68.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打破固有的思想,科学、辩证地分析教材,找准教材规律,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重难点来创新教法手段、教学用具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近年来,我根据教学重难点,灵活地使用教材与超越教材,让学生的体育锻炼更有实效。主要梳理出以下途径。1.善用模仿,突破教学难点在教低年级学生时,如果教师按教材的动作方法去讲解,学生会因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不高导致不理解动作方  相似文献   
69.
窦同占 《知识窗》2014,(18):41-41
目前,我国普遍认为体育课的主要作用是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而西方国家则把体育课当做一门人文课程,通过体育运动,能强化人们公平竞争的意识,培养人们团队协作的精神,磨炼人的意志力,让人们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成功和失败。这些都突显出体育的重要性。从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始,教师从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很多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笔者将体育教学模式定为"目标定位、兴趣教学、融洽沟通、有效评价",并将此命名为"四段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70.
一、单元教学计划案例呈现授课班级:初二XX班班级性质:男女混合班授课人数:50人单元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跳远的积极性;(2)学习与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3)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及身体协调性,培养良好的平衡能力和跳跃能力。二、单元教学计划案例分析1.单元教学计划编制技能的判断该案例的制定者基本熟悉"蹲踞式跳远"的整个过程,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体育教师素养与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