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78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唐代文学创造了中国文学的巅峰,但唐代文人的处境,却普遍悲凉。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大部分身世坎坷,英年早逝。  相似文献   
22.
杨青 《湖南教育》2004,(24):44-44
唐僧师徒一路西行,不知不觉到了“文凭国”。“文凭国”里的所有道路都设有重重关卡,过关必须检验文凭。唐僧向一个关员施礼说:“我们是从东土大唐来的僧人,要去西天取经,途经贵国,请您开关放行。”关员说:“文凭呢?”唐僧问什么文凭,关员说:“你们去西天取经,最少要有外语专业  相似文献   
23.
湘云新论     
文章从身世、性格、诗才、爱情婚姻悲剧、思想意义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湘云进行论述,从而赋予其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伤逝》与《寒夜》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知识分子问题的双璧。鲁迅和巴金在作品中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遭遇、命运的描写和思考,达到了各自时代的高度。有意思的是,这两个作品所涉及的知识分子问题具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而且揭示问题的方式——组织矛盾冲突的形式也有很大的相似性,从而构成了一种互文关系。这使我们能够通过对其中一部作品的研究来加深对另一部作品的理解。通过这种互为参照的方法,可以从作品中读出启蒙主义的局限,女性解放的悖论,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等。近期,我们组织博士生进行了一次《伤逝》与《寒夜》的专题讨论,讨论后由主持人对主要的观点进行了综合归纳,再分头撰写文章。现在把成果发表出来,以表达我们对鲁迅和巴金这两位文坛巨匠的敬意和纪念。  相似文献   
25.
黄晓迪 《江苏教育》2006,(3A):39-40
在很多人眼中,周杰伦以及他的R&B音乐是最具流行意味的音乐符号,正如他的一位歌迷所说:“四年前他从我们面前走过,每个人都熟视无睹;四年后,每个人都热切盼望他能从我们面前走过。他就是音乐天才!”周杰伦在学校读书时,常被人说成是“智力迟钝”和“愚笨”。他的高中英语老师认为他有学习障碍:“他几乎没什么面部表情。我觉得他是个笨蛋。”就连最初发现周杰伦的唱片公司老板第一次见到周杰伦时也认为“他是个智力有问题的残障人士”。他们中的任何人都没有想到周杰伦会在音乐道路上发展得如此这般风生水起、意气风发。  相似文献   
26.
就广义而言,鲁迅的《伤逝》、巴金的《寒夜》主人公均为知识分子,从时间上看后者可谓前者的延续,值得注意的是,两个知识分子家庭都从最初的甜蜜走向了分崩离析.其悲剧的根源是处于不同层面的知识分子在梦想上的分歧与变化,两部作品的不谋而合实则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彼此梦想的误读,渗透着作者对知识分子无法建立自己的理想家园的思考.  相似文献   
27.
遭遇大脚怪     
埃迪轻轻将凯西推到谷仓的角落。 “这样我什么都看不到了。”凯西说。  相似文献   
28.
卫青与霍去病出身低微,却因恰逢汉武帝大有作为之世而飞黄腾达。二人非有统帅之才,却凭得整个汉帝国之力成己之丰功伟业。其为人或谨慎唯喏或蛮憨惨酷,其实不过武帝大局中之小卒而已。太史公善用春秋笔法,其微言大义细绎而可知。  相似文献   
29.
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与张炜的《寻找鱼王》均关注成长主题,两者在书写主体的出走、主体的引路人及主体的成长遭遇时都有相似之处,但具体主体的出走年龄、引路人的引导方式及主体的成长结果又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0.
电影《银河补习班》被称为邓超的"转型之作"。这部作品关注现实,聚焦于当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突出教育和父爱,力求用真情打动观众,让观众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影片没能逃离"悬浮的现实主义",没有真正地将教育问题"落地",但其体现的诸多教育理念是正确的、经典的。本文基于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从实施非连续性教育的必要性",危机""遭遇""唤醒"等要素在非连续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这部电影是如何呈现这一经典教育思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