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4519篇
科学研究   441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158篇
综合类   285篇
文化理论   53篇
信息传播   97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强化岗位管理,建设高素质实验技术队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从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管理现状入手,浅析了由于现行的管理模式所产生的一些弊端,结合西安交通大学在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中的实际举措,提出了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改革思路,并给出了实施岗位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认真实践,充分发挥了实验技术队伍的作用,提高了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952.
《中国教工》2010,(2):46-46
《瞭望》周刊发表文章认为,党员社会身份的变化与社会利益群体分化。导致党员对党组织的心理认同复杂化,当前社会整合、党内认同整合比较适用的途径、方式就是建立民主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整合机制。党要像重视党员群众“民生需求”那样,高度重视“民主需求”。  相似文献   
953.
考生是兼具应试者、招考行政相对人、公民等多重身份的群体,考生的权利是公民权利在招考领域的延伸,是考生在招考过程中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考生有权依靠法律救济,通过行政的途径或诉讼的途径以寻求保护、制止侵害和获得补偿。  相似文献   
954.
实时人脸识别在网络化考试身份认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逐步成熟,网络化考试得以迅速推广应用,自动化监考成为网络考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人脸识别的远程网络考试身份认证解决方案,方案在传统"用户名+密码"的方案基础上,引入了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通过与人脸信息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实现了对考生人脸信息的实时识别与判断,克服了传统方案存在密码被破译、盗用和故意泄露的危险,同时提升了自动化监考的水平,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55.
明确"双重身份属性"的辅导员的工作定位,成立"辅导员工作中心",统一开展辅导员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实践应用等活动,满足大学生对辅导员"人生导师"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956.
运用女性哥特相关理论分析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通过对文本中显性的无名女叙述者、隐性的亡灵吕蓓卡及男主人公迈克西姆·德温特三个人物及其关系的审视,考察父权制下女性身份多元化的建构及其负性生存状态,认为女性破茧成蝶的成长过程是以二位一体的身份建构和二元对立的性别抗争为核心事件的哥特式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957.
958.
公立高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日渐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无论从立法上,还是从司法实践的走向来看,我国公立高校教师的法律身份越来越远离公务员,并逐渐成为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雇员。教师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劳动特点决定了其法律身份不能完全等同于工商企业的雇员。  相似文献   
959.
余秋雨有着流光溢彩的多重身份:散文作家,戏剧学者,中西方文明考察者,传媒节目发言人,诸多赛事的评委等。在这些内涵交叉的身份中。一种身份似乎是根本的:他是个老师。  相似文献   
960.
在我国,刑事立法并没有采取把共同犯罪人划分为正犯和共犯,而是依据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不同作用划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只从刑事立法层面来看,并不会产生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能否构成共同正犯的问题,但是,在司法实践和学理层面上,这却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学者也颇多争议。笔者选择了共同正犯的定罪与身份问题加以探讨,以期对共同犯罪的定罪与身份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