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89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瞭望东方周刊》第20期,刊登关于某省一位领导的专访。该领导同志在接受采访中提出:希望媒体不要人为制造“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52.
《声屏世界》2011,(12):66-66
新闻媒体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注重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满足受众需求的报道本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有少数媒体置新闻规律于不顾,盲目追求轰动效应,结果导致新闻炒作之风的蔓延。有的媒体绞尽脑汁地“抢”新闻,想方设法地制造“亮”点、“卖”点,甚至炮制虚假新司以吸引人们的眼球;  相似文献   
53.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为追求轰动效应,不惜再次“制造”新闻。仅仅一个月之前,在拉萨打砸抢烧骚乱事件发生后,有线新闻网网站就采用图片造假的伎俩,蓄意攻击中国政府和军人。(在刊发一张照片时,他们将图片中数十名手持石头棍棒攻击武警战士和车辆的暴徒裁掉,  相似文献   
54.
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和散文家,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文化苦旅》一面世,便在读者群中造成空前的轰动效应。可以说,《文化苦旅》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散文的一元化创作模式,使散文走向多元化、复调化。更重要的是,余秋雨把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融人到散文创作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散文系列。本文试图从《道士塔》一文出发,管中窥豹。简要谈谈余秋雨在散文创作手法上的一些革新。  相似文献   
55.
看了上海二中学生韩寒的作品《三重门》之后,既为它的深邃的见解所折服,也为它的幽默的语调而叹惋。它有如一块七彩的调色板,极尽校园缤纷的颜色,把当代中学生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究竟是时代教育造就众多的韩寒现象,还是这一现象去震撼那一片辽阔的教育时空,就不一而论了。但韩寒现象竟在学生心中掀起了一个不少的轰动效应,连不少面临着中、高考的学生案牍上也置放着一本韩作。  相似文献   
56.
李涛 《新闻界》2006,(2):129-129,131
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适时策划、推出战役性报道,这是党报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重要手段,也是党报区别于其他媒体的重要特征,更是党报应该唱好的重头戏。去年以来,《绵阳日报》推出了多组战役性报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产生了轰动效应,绵阳市委书记先后5次批示予以肯定和表扬。  相似文献   
57.
莫陌 《北京档案》2002,(7):9-10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在信息传递方面使时空变得渺小,也为档案融入社会、贴近百姓生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据有关资料统计,北京地区到2000年年底,因特网用户就已突破了400万,这说明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和精神文明的日益进步,老百姓在科技、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就愈加迫切.北京市档案馆在服务创新中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展了网上开放档案目录查询检索、预约调卷等服务项目,此举所产生轰动效应及社会影响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现在,市档案馆已有4个档案数据库、近52万条档案信息在网上为社会各界提供查询服务,网站目前的月访问量已突破9000人次……  相似文献   
58.
在新课程改革中,一些教师热衷于赶“时髦”,追求轰动效应,从而使课程改革走过了头,将实实在在的课程改革打上了“轻浮”的烙印。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许多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逐步认识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丰富多彩、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长效发展的现象,导致一些学校追逐“轰动效应”“赶时髦”“装门面”。  相似文献   
60.
路天 《新闻天地》2007,(4):11-14
有“三湘第一枪手”之称的于之夫是长沙新闻圈里出了名的“另类记者”,身为湖南多家媒体兼职记者的他,为了采访到第一手资料,常常剑走偏锋,出奇制胜。他先后反串过流浪汉、打工仔、嫖客、吸毒者等多种角色,冒着丛丛风险,克服种种困难,采写了一大批真实、生动且富有轰动效应的长篇报道。为此,他多次遭到不明身份者的恐吓、威胁,不得不一再变换住址。一位被他揭过短的女明星甚至还气急败坏地警告他:小心我灭了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