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冻土区埋地输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埋地输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的物理模型时,大多数人认为温度分布是关于管道中心对称的,因此只考虑对称的一侧,且都为二维计算,简化了很多方面,这是不精确的。结合横向、纵向建立了三维运算模型,使土壤温度场的模拟更接近现实,所以模拟的结果将会更加精确,对现实生产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张春晓 《今日科苑》2010,(9):102-102,104
输油管道作为全球化背景下新兴产业,犹如一条链接着全球交往与沟通的桥梁,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速度,加强了信息技术的研究的深入,加深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对此在全球化背景下讨论中国输油事业的发展和代价具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随着我国长输天然气、石油管道、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步伐的加快,利用管道输送油、气、水及其他化学品成为了公认的最安全有效的方式.管道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和防腐方法,为了保证输油管道的正常输送和运行,要做好科学的防腐措施,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王昆 《大学教育》2022,(10):79-81+88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是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文章结合已有的课程资源,深入探讨了本课程的特点及其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起到的关键作用。课程组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应不同章节的学习要求,并采用了先进的“互联网+课堂”的授课模式。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课上和课下不间断学习的平台,使学生获得思考、解决和讨论问题的机会,从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35.
CDIO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个人素质和团队精神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现状,研究了"输油管道课程群"进行CDIO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以长输管道设计为主线,贯穿了泵房设计、站场设计等设计模块的具体改革方案,对相关课程的调整做了具体陈述,同时提出了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整个专业的CDIO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必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36.
输油管道的正常运行需要要借助各种不同电气设备,因此电气设备是否安全,这将关系到整个输油管道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本文中,作者将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输油管道中电气设备的寿命和更新经济分析进行分析总结,从输油管道安全角度出发,探讨了输油管道电气设备更新及其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希望可以对类似的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7.
创意茶馆     
日本有支探险队,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南极。在队长的指挥下,大家齐心协力把一根根铁管连接起来,准备铺设一条输油管道,然后把船上的汽油输到基地。  相似文献   
38.
于文福 《钓鱼》2010,(16):63-64
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输油管道发生的事故虽已基本处理完毕,可流入大连湾的原油,以及扑灭大火时使用的泡沫剂与干粉,同样对大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污染……  相似文献   
39.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各地灾难、事故不断。除了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以外,也有与人的因素有关的环保灾难,比如大连输油管道爆炸、福建紫金矿业污染水源等,还有矿难、重大车祸、  相似文献   
40.
安全是输油管道企业永远的话题,只有保证了输油管道的安全运行才能保障我国工业大动脉的畅通无阻,本文从加强领导,加强管理,促进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标准化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员工的标准意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标准在生产中严格执行三个方面阐术了标准在输油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标准在生产中得到有力的执行,最终指出标准是输油生产安全的“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