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96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通才",<辞海>的解释:"谓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我的理解,所谓通才是具有广阔的知识平台、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种技能的人才.简单说来,通才知识综合化,技能多样化,适应变动的能力强.从人才学、教育学的角度则称横向型人才.  相似文献   
83.
84.
翻开《辞海》及各种版本的《名人名言录》,都把“知识就是力量”归属于培根名下。就连学校的教室里、图书馆的墙壁上,也在这句名言的下面写上了“培根”两个字。其实,“知识就是力量”是咱土生土长的国产货。 先看看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沉思录》中是怎么说的:“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相结合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而且几乎是一样的。”培根的这些话被后人浓缩成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相似文献   
85.
常丽华 《成才之路》2011,(3):95-I0024
"语文"一词,《辞海》和《辞源》未收编作注。语文,顾名思义:"语"加"文"才是语文。"语"者讲话也,即口头表达;"文"者,文章也,属书面表达。在语文教学中,"语"和"文"本是两相兼顾,不可偏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重"文"轻"语"———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之一: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是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与提高,而是从考试出题、  相似文献   
86.
"见风"是否要"使舵"成语"见风使舵",据《辞海》(2002年版)释义:"比喻相机行事,随机应变,亦作‘看风使舵'。现多用作贬义。"作文《"见风"是否要"使舵"》对成语"见风使舵"的语义有自己的理解。文章认为"见风使舵"有褒有贬,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见"的是什么"风"。如果见"好风"而"使舵",那是"随机应变",当褒;如果见"恶风"而"使舵",那是"同流合污",当贬。褒贬有别,"见风使舵"应有此二解。且读该文:  相似文献   
87.
“神”是“宗教及神话中所指的主宰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存在。”(《辞海》1999年版)或者说,“具有人格意志不受自然规律支配、神通广大、变化莫测、长存不灭的超自然体。”(《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  相似文献   
88.
一、闲暇的内涵与本质 从词源上看,古今中外对“闲暇”有不同的解释。《辞海》中是指空闲、暇时、悠闲自得貌。在西方,“学校”一词源于希腊语Skholk,其意即闲暇和教育活动。英语中“闲暇”一词leisure,源于古法语leisir,是指人们摆脱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活动,该法语又源于拉丁语licere,意指“被允许”或“自由”。  相似文献   
89.
薛建强 《考试周刊》2010,(31):180-181
西班牙的当代杰出的哲学家、佛学家、跨文化研究的先驱雷蒙·潘尼卡先生指出:"智慧说,我并不与精明同一。智慧要求有洞见、技能和才智。"《辞海》对"智慧"一词的解释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而当前我们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90.
苏保中 《考试周刊》2010,(57):216-216
在长期的思考与实践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一个基本的假设:学校的学习文化会对学生当下或未来的生活方式构成重要影响。要帮助学生建构起适应未来的并对个人来讲可能是幸福的生活方式,其根本出发点是创新学生的学习文化。《辞海》、《辞源》对"文化"这个词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美国人类学家R.林顿说: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生活是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