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39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血红素蛋白质在甲基纤维素膜中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甲基纤维素(MC)水凝胶将肌红蛋白(Mb)、血红蛋白(Hb)、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过氧化氢酶(Cat)四种血红素蛋白质固定在裂解石墨电极表面,形成稳定的血红素蛋白质-MC膜修饰电极,在MC膜中,Mb、Hb、HRP和Cat直接与电极之间传递电子,四种血红素蛋白质的式电势都随溶液pH的增加而负移且呈线性关系,表明电子传递过程伴随着质子转移,这种氧化还原玻尔效应反应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介绍新型氧化剂过碳酸钠的性质、制法及用途。  相似文献   
63.
过碳酰胺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合成过碳酰胺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尿素与过氧化氢摩尔比为0.78,复合催化剂0.5g,反应时间24h)下,过碳酰胺的收率为63.83%,活性氧含量为16.68%.IR光谱测试表明,样品为目标产物,DTA测试结果表明过碳酰胺的热分解温度高于150℃,超过献报道的75℃。  相似文献   
64.
实验性自由基形成检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柏成 《科技通报》1998,14(1):55-58
过氧化氢、醋酸铜、人血清分别作为羟自由基形成的基质、催化剂,被作用物,以检测过氧化脂质(LPO)含量间接反映羟自由基形成量.结果表明,血清中加入同浓度过氧化氢和不同浓度的醋酸铜,其LPO量与铜离子浓度呈正比;单加醋酸铜形成少量羟自由基,其LPO含量与铜离子浓度也呈正比;单加过氧化氢不形成羟自由基,其LPO含量反与过氧化氢浓度呈反比.经同条件过氧化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人血清LPO量较正常人血清(经过氧化)明显升高(P<0.01),表明三种病人血清(细胞外)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故体内V.C、V.E、β-胡萝卜素等对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LPO含量是有明显作用的  相似文献   
65.
教材是教学资源和教师教学所用的素材,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如果教师按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照本宣科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育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认真谋划、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66.
锰对大豆膜脂过氧化及POD和CAT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锰浓度(0、0.003、0.03、3、3.0、30mg/kg)对浙春2号和浙春3号大豆膜脂过氧化和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30mg/kg)和缺锰胁迫将显著增加了质膜透性,大大降低了POD和CAT的活性;而适量的锰(0.03—3mg/kg)对于提高POD和CAT的活性,降低质膜透性都有积极的作用。2个大豆品种对锰的反应存在一定的基因型差异,浙春2号对缺锰和高锰胁迫的抵御能力大于浙春3号。  相似文献   
67.
本文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痕量铁(Ⅲ)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茜素红而使其褪色的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其灵敏度为2.0×10-9g/mL,线性范围0—7μg/25 mL,用于水样、食品中痕量铁(Ⅲ)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8.
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即变量)有温度、浓度、催化剂等.这些因素能产生何种影响呢?我们可以固定温度、浓度,只讨论催化剂的影响,也可以固定温度、催化剂,只讨论浓度的影响,依此类推,对有关变量逐一加以分析.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现举例介绍.  相似文献   
69.
实施新课程,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本节的教学内容是高中新课改人教版必修1教材第5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课中的实验内容.对课本实验进行拓展,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同时引导学生提问并进行实验创新,从而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实验探究的方法和快乐.  相似文献   
70.
Pb2+对桐花树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土培实验,研究铅胁迫对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桐花树幼苗受铅胁迫源于时间和浓度的双重影响.Pb2 (0 mg/kg、500 mg/kg、1 000 mg/kg1、500 mg/kg2、000 mg/kg、3 000 mg/kg)胁迫30 d后超氧负离子(O2-)、丙二醛(MDA)的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上都较铅离子胁迫15 d更高.随着Pb2 浓度(0~3 000 mg/kg)的升高,O2-、MDA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表明Pb2 胁迫浓度越高,使桐花树幼苗膜脂过氧化而引起的膜伤害越大;在Pb2 胁迫浓度不超过2 000 mg/kg时,POD、CAT活性高于对照,且随铅浓度的升高而上升,高峰值在2 000 mg/kg处,体现其作为抗氧化保护酶对铅胁迫起到防御作用,亦是植物体对Pb2 的一种保护性的应激反应,但在高浓度(3 000 mg/kg)胁迫下,POD、CAT活性却下降低于对照,表明高浓度Pb2 胁迫已经伤害桐花树幼苗POD、CAT酶的防御保护能力,3 000 mg/kg铅离子浓度超过了桐花树幼苗正常生理过程所能承受的阈限值.y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