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6009篇
科学研究   331篇
各国文化   156篇
体育   359篇
综合类   257篇
文化理论   53篇
信息传播   183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621篇
  2013年   516篇
  2012年   520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546篇
  2009年   562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574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425篇
  2003年   454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罗振玉是中国近代一个集政治上的倒退和学术上的卓著于一身的复杂人物。在政治立场上他是保守的,而在学术上,他整理金石文字、抢救大内档案、校斟善本古籍、流传名家著述、搜集和考释甲骨文字、研究敦煌文书,搜罗图书建私人藏书楼“大云书库”,于艰难困境中为中国近代图书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2.
国学大师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转型期,国学大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也反映在近代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文中讨论了师承性、分类、目录的发展和敦煌新学科的建设四个方面,以说明国学大师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王林燕 《军事记者》2005,(12):57-58
抗日战争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以高度的爱国精神同侵略进行英勇悲壮的生死战斗的历史。抗战中,我军非常重视开展对敌军的宣传和瓦解工作,并广泛发动了多种宣传工作,软化敌军斗志,瓦解汉奸意志,同时在法理上展开攻势,不仅从战术上战胜敌人,而且在心理上打击敌军,“不战而屈人之兵”,  相似文献   
7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英、法、俄)力求中国对德奥宣战,将中国领海和港口内的德国船舰加以拘留,然后交与协约国。但当时的日本宣扬中国威胁论.袁世凯曾两次试图参战、均遭日本反对而不得不放弃参战的正当权利。日本不愿让中国因参战而强大。它假仁假义地说道,它有责任使中国4万万人免于战祸.发展经济才能使中国强大。当英法两国人力为战争消耗殆尽之时,它们不顾德国的抗议,开始招募10万以上的华工从事军工生产。  相似文献   
75.
吴川灵 《编辑之友》2018,(4):103-107
文章以上海图书馆馆藏中国近代出版类期刊为样本,统计其数量、出版者、出版地、创刊时间、刊物寿命并作分析.数据显示中国近代出版类期刊86种,有的一家机构出版有多种期刊,有的刊物有重名现象.出版者以民营书局多,其次为杂志社.出版地居前的为上海、重庆、南京、北京.创刊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并于20世纪30年代达到顶峰,之后回落.刊物寿命较短,大多数在三年以内.研究认为中国近代出版类期刊具有刊物数量较多、民营书局为主、地域分布不均、随时局变化明显、刊物寿命较短等特点.研究分析结果为中国近代出版史研究提供材料,并为当代出版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6.
近代中国教育团体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教育团体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合法化,成熟化和调整分化四个阶段,其黄金时期出现在从1915年至1935年的第三阶段,此时的教育团体规模大,相互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活动空间相当开阔。  相似文献   
77.
《中国思想学说史》6卷本是一套由著名思想史专家张岂之教授主持、由著名专家学者撰写的学术著作。该书在总结50年来、特别是20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思想发展历史提出了新认识。该书最突出的特点是从学术史角度深化思想史研究,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78.
柯劭忞(1850~1933),字凤荪,又字凤笙,晚年号蓼园。山东省胶州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柯劭忞生于书香门第,其祖父柯培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有名诗人,通晓天文、地理、兵书、阵法,有多种著述。其父柯衡在经、史、诗文方面颇有造诣,著有《汉书七表校补》、《旧雨草堂诗集》等。  相似文献   
79.
《清代学术概论》是梁启超研究学术史的一部名著,1920年一出版就倍受读者的欢迎。在短短6万余字的篇幅里,作者对清代二百多年的学术发展作了全景式的勾勒,涉及清代几乎所有的学者和著作,即使在今天,此书仍被认作是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门必读书。  相似文献   
80.
曾国藩自幼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却成为近代文化的重要开拓者,在某种程度上受赐于传统的礼学思想。他吸纳了先秦至清初礼学思想的素养,认为“礼”不等同于礼节仪式,而是修齐治平的根本,万事万物的归结。“其学问宗旨以礼为归”,认为礼学经典是经世之学,以及立身处世和修身养性的必读书,并将其作为融通汉、宋两家的途径。他继承了礼以“时”为大的思想,主张因时变通,从而能够进行不同于传统的某些改革。但又不赞成“轻徇俗好”,仍坚持传统礼制的基本精神,维护旧的社会秩序,从而限制了变革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在近代的历史条件下,“礼”所蕴含的“不泥古制”的变易精神,为传统文明转向新的文明提供了一条渠道。这不能不说是曾国藩及其相类似的传统士人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近代文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