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7308篇
科学研究   922篇
各国文化   132篇
体育   375篇
综合类   336篇
文化理论   73篇
信息传播   198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737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629篇
  2011年   752篇
  2010年   673篇
  2009年   703篇
  2008年   918篇
  2007年   736篇
  2006年   763篇
  2005年   660篇
  2004年   589篇
  2003年   649篇
  2002年   432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51.
52.
1909年在武昌举行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湖北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地方性商品赛会.它的举办是湖北近代经济发展史上一次具有近代资本主义色彩的事件,引起过湖北各阶层人士的瞩目,在全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查阅有关史料,可以发现提及这次盛会的不多,虽曾提到且语焉不详,其具体情况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3.
近代以来,欧美等国为维护经济活动秩序,普遍建立了信用调查机构,专门从事企业及个人的资信调查。20世纪初上海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已具有相当规模,资信问题愈来愈成为影响经济往来活动的重要因素。1932年近代中国的第一家征信调查机构——中国征信所在上海成立,其信用调查业务迅速扩大,并在一些主要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开展信用调查工作,其逐渐建立健全的信用调查制度和方法对近代中国信用调查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4.
李忠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10期撰文指出,20世纪中后期以来。工业化国家越来越多的企业承担起教育职责.而且范围不断拓展,特别是作为终身学习体系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其特点主要包括:第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教育活动,企业内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技术能力开发,而是拓展到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55.
人类正在步入信息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人类文明史上,物质、能量和信息一直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工业革命使人类在生产与利用物质和能量两种资源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高效率、专业化的大生产推动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化社会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实现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率、专业化、多样化和规模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56.
57.
~~一部展示近代汉语虚词全貌的词典@张金莲$石家庄学院中文系!050031  相似文献   
58.
陶卫安 《历史学习》2006,(12):14-18
【单元导读】17世纪初至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以及人主义思想和理性主义思想的先后萌发和滋长,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并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都取得重要成就。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又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信息、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梁启超与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启超一生不仅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且对图书馆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对中国传统目录学理论作了有益的改革和创新,推动了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0.
清末切音字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并给后人留下了沉重的思考。本文着重分析了清末福建切音字运动产生的背景和条件;通过对近代福建切音字运动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它 们的缺陷以及这场运动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