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表达"去掉外在装饰,恢复事物原来的质朴状态或自然本性"这类的含义时,人们常用到以下几个成语:返朴归真、归真反璞、返璞归真、归真返璞.  相似文献   
22.
《道德经》提出了“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等命题,凝炼而又深刻地阐发了道德与生命的内在联系这一生命伦理的基本问题,并具体落实为“返朴归真”、“柔弱不争”、“俭啬寡欲”等养生之“德”。教育人类从种种糟蹋和浪费生命的“失道”状态中觉醒,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人生更为精彩!  相似文献   
23.
目前中学古诗文教学重字词解析、轻诵读和感悟的现状,导致学生兴趣丧失和能力降低。在此背景之下,笔者以《与朱元思书》两节不同风格的课为例,比较分析并反思当前古诗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及原因,据此提出古诗文教学应返朴归真。即把学习的权力真正交还给学生,抓住诵读这一根本引导他们进入古诗文的殿堂,放手让他们吟咏诵读,积累体验,自主分析、感悟作品,做到:辨读见疑,启发解惑;析读理解、披文入情、品读升华、妙点揣摩、练读迁移、层进深入。  相似文献   
24.
要想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紧扣课堂阅读教学。课堂上只要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抓训练”的教学目标,让语文返朴归真、回归本色,让课堂萦绕语文的气息,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5.
《背影》是朱自清的代表作,篇幅不过一千五百字.写的是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的生活小事,读着它,你不觉沉浸于文中的父子之间至亲至爱的真情,更叹服于作者的精雕细刻而又返朴归真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26.
本文分析与文本对话、创设情境中、情节空白处,通过这三个方面涵泳文本情感,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学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27.
语文以其特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而成为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目标有着明确的定位:“工具性和人文性”,以“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那么,如何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下面,我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8.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返朴归真,语文课必须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这样的语文教学要求一捉出就淡化了篇章分析。所谓“淡化”就是花少一点的时间,但又必须讲清应掌握的篇章知识。据此,篇章教学中向学生揭示规律、揭示方法,以真正地形成阅读能力就显得十分地重要了。就拿概括段意来说说我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教学建议吧。  相似文献   
29.
返朴归真”是中国哲学史上十分重要的思想,其主要理论起源于老庄,后来的许多哲学家及经典论著中也有所阐述,比如,《列子·杨朱篇》《淮南子》,王弼、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理论,李贽的“童心”说,等等。在当今社会,“返朴归真”思想无论是对个人品德的修养还是对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魏晋玄学提出,人的活动与人类社会活动应当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这一理论倾向正好与传统的道家养生思想合拍,从而形成了魏晋时期的“玄学养生”。魏晋玄学养生经历了“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玄学”、“东晋玄学”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为王弼、嵇康、郭象、张湛。魏晋玄学养生的核心理论是重视人的精神修养,推崇静之道。这与玄学所主张的“以无为本”,鼓吹虚无寂静、动中求静,企图在纷乱的社会中明哲保身的整个思想体系是相一致的。此外,他们对养生学中的关于人的气化理论已有初步涉及,并提出了“返归真”的修炼原则和“性命学说”,这对后世气功养生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启示和直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