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教育   6868篇
科学研究   2137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85篇
综合类   407篇
文化理论   46篇
信息传播   96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809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750篇
  2011年   880篇
  2010年   978篇
  2009年   893篇
  2008年   993篇
  2007年   692篇
  2006年   706篇
  2005年   535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EGFR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过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乳腺肿瘤内过表达对其发生、进展和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乳腺腺瘤标本46例,乳腺癌标本86例,常规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度5μm.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AB显色.结果:EGFR阳性物质呈棕黄色,分布于在胞质中.在乳腺腺瘤和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7.04%(6/46)和56.98%(49/86).在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率69.49%(41/59)明显高于原位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EGFR过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及病理类型有关.检测乳腺癌中EGFR对分子靶向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对非典型性主动脉夹层瘤1例分析如下. 主动脉夹层瘤是指在外因(高血压、外伤)作用下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沿破损的主动脉内膜进入主动脉中层,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进而形成真假两腔的病理状态[1].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淋巴管生成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食管癌周围和中心区以及正常食管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 vessel density,LMVD),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年龄、性别、食管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肿瘤周围区LMVD明显高于中心区和正常组织.肿瘤周围区LMVD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结论:食管癌在肿瘤周围区存在着明显的淋巴管形成,检测肿瘤周围淋巴管密度可以预测肿瘤淋巴结转移,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病理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对桥面平整度要求非常严格,通过对京石铁路客运专线滹沱河制梁场桥面平整度控制的具体措施的论述,为推广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减少梁面打磨工作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随着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规模的扩大,新生数据采集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纸张式的新生报到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本文根据我院教务对新生报到管理的需求,利用JSP技术,基于B/S结构设计和实现了新生报到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98.
上位机与PLC通信问题是PLC应用的一个基本问题。如果不能正确进行组态和程序的下载,将无法使用PLC。掌握西门子PLC的PG/PC的设置,对于西门子PLC的学习、实验以及初步应用等相当重要。在介绍西门子的常见控制网络的通信协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西门子PLC的PG/PC设置的技术和技巧,最后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999.
1000.
1-(2-chlorophenyl) ethanol (CPE) is of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 due to its toxicity and its use as an intermediate in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The current work deals with the catalytic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and detoxification of CPE by Pd/Fe bimetal. CPE was effectively dechlorinated to l-phenyl ethanol (PE) accompanied by the equivalent release of chloride. The extent of CPE dechlorination 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Fe dosage and Pd loading. A decrease in solution pH increased CPE dechlorination, resulting presumably from an increase in hydrogen production. Under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20 g/L Pd/Fe, 0.10% Pd (w/w) and initial pH 5-6, the CPE dechlorination was completed within 145 rain. The dechlorination followed a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s with an activation energy of 56.7 kJ/mol. The results of toxicity testing showed that CPE was very toxic to Chlorella, whereas PE showed little toxicity. The toxicity of the reaction solution declined gradually and the promoting effects on Chlorella intensified consequently with the dechlorination process. Thus, the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CPE to PE by Pd/Fe was a detoxification process. It may be used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CPE-contaminated wastewater, thereby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subsequent biological processe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