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75篇
科学研究   6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首先交代了《说文》以字头为经,以释义、析形、譬音、征引为纬的基本框架,集中证明了“据形释义”、“义傅于音”的训释原则;其次全面而又扼要地介绍了释义的体例、析形的术语、标音的方法、征引的条例。  相似文献   
72.
荆浩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伟大画家,是北方山水画派的奠基人,对于荆浩的研究应不断深入下去,诸如他的故里、生平、隐居、艺术理论和风格等问题都值得继续探讨。本文旨在考证其故里,从历史文献、地上文物和民间传说三个方面去探讨,认为只有这三者相符,才能最终确定其故里所在,否则,只能尊重历史文献,存疑备考。  相似文献   
73.
《语丛一》与《语丛三》在内容上有密切联系 ,可以合在一起分为《〈语丛一、三〉上篇》、《〈语丛一、三〉下篇》。然而从版本学上考查 ,《语丛一》与《语丛三》绝不是一册 ,至少是两册。因此 ,考虑到《语丛一》、《语丛三》在内容上的联系 ,以版本学为依据 ,《语丛一、三》可编连为《〈语丛一〉上》、《〈语丛三〉上》、《〈语丛一〉下》、《〈语丛三〉下》四篇 ,两两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74.
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普遍的认知现象和语言表达现象。体词性词语在充当喻体时凸显本体的性质状态、行为动作的能力上存在着强弱之分,并形成一个连续统,构成一个等级序列,这就是体词性喻体的“比喻性”。  相似文献   
75.
英语轭式搭配(zeugma)与汉语拈连在形式上是极为相似的一对修辞格,但在结构上却各有特点.恰当和巧妙运用它们能增加语言的表现力,使所表达的语言简练生动,更富感染力,达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本文从涵义、表现形式、特点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两者的异同,并指出在使用和英汉互译时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这两种修辞格的对比研究,旨在提高语言理解、欣赏及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6.
77.
1999年1月14日《中国气象报》题为“十字连星不会给地球带来灾难”其结论是:太阳系内天体的十字排列不会引发任何危及地球上人类的自然灾害。 1998年10月26日《齐鲁晚报》发表文章说:“行星在十字架出现时,是阴历的七月初八.它们对地球的引力相应抵消,既不会引发地球上的大潮,更不会解发大地震。” “据推算公元前110年也曾出现过行星十字架,当时中国和世界上并未发生多大的天灾。由上所述我们完全不必为1999年有大灾难而札人忧天。” 以上两见解,都是有理有据,不应另论。但是若按我们新发现的“行星对应区方法”作长期天气和地震预测的结果而论,天象与天灾还是直接的先后关系。为了搞清十字连星与天灾的关系,我们绘制出公元前110年的“二心天象图”(见图一)。这年的十字连星是出现在11月上旬。按“行星对应区方法”(此方法印在1988年5月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星体运动与长期天气地震预报》以下简称《星体》)。此时金星对应南半球47°—52°的纬度带,这时南美洲的这一纬度带应发生最大洪水(早在1973年曾预报1974年1月澳大利亚东南部,将发生特大洪水,得到验证)。公元前的110年我国哈尔滨以北地区应出现特大的降雪。但是哈尔滨以北处在寒冷人少之地,至1684年始有记载。南半球至1521年始有地震记载。  相似文献   
78.
张丽婷 《视听》2022,(5):144-147
无所不在的数字连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个体的社交链,为其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支持,但过度连接也带来了社交倦怠、信息过载等不良影响.线上过度连接给线下交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内在感受和外在行为两方面因素.个体要想获得正当的、自由的"断连"权利,就要以个体间的数字包容为前提,对他人的"断连"行为予以一定的包容和尊重.同时,可...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对国内有关老年群体信息传播技术(ICT)使用的学术话语展开框架分析,阐释了框架的建构及其背后的预设。分析发现,既有研究的话语框架倾向于将老年群体的"断连"(disconnect)行为问题化,强调数字融入的积极影响和断开连接的负面影响,并将问题归因为老年群体对技术的恐惧和新媒体素养的匮乏,呼吁通过文化反哺等社会干预策略让老年群体"跑步"进入数字化。本文提出将"断连"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考察,探寻其中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丰富老年群体的信息传播技术使用的面向。此外,置身于无处不在的"连接文化"之中,应当营造一个对老年群体更为友好的基础设施环境与语言环境,在公共生活中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  相似文献   
80.
小学数学的教材习题是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更是教学反馈的前沿阵地。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尊重教材习题,再去解读教材习题,挖掘教材习题中蕴含的因素,最后才是创造性地重组、整合教材习题。从导入新课、教学过渡、对比练习、呈现方式四个方面,就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的使用进行了初步探究,以达到抛砖引玉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