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日,被《宝鸡日报》聘为记者的新疆阿克苏军分区退伍战士、报道员杨刚和被《蓉城晚报》聘为记者的退伍战士李成军,分别给军分区领导寄来一封感谢信,感谢部队对自己多年的教育和培养。这个军分区党委始终把新闻工作作为育才工程常抓不懈,业余报道骨干中有1人提干、7人荣立三等功,有45人被评为优秀士兵或选取士官。  相似文献   
82.
现在的电视上越来越难看到水均益,每周末的《高端访问》是他惟一上镜的栏目,是他主持风格遭到了质疑?还是始终专注一个栏目?毕竟央视的年轻生力军们正在处于“拼命混脸烈”的时代,白岩松、崔永元等同批老兵也都在开辟自己的新战场。水均益在做什么,又在想些什么?  相似文献   
83.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动荡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青年运动,其重点集中在学生们的新左派运动、年轻人的反文化运动和越战老兵运动上。这些在当时看来极其荒谬、怪异的行为.在今天看来具有深刻的历史、社会根源,是值得理解的。  相似文献   
84.
《军事记者》2001,(4):47-48
某部欢送老兵不再惊扰百姓本报讯函授学员薛洪刚报道 12月 2日深夜,驻闽某部 35名退伍老战士悄然离开了第二故乡邵武,没有锣鼓声,没有鞭炮声,只有战友们相拥泪别、挥手致意的场面。从此每年这个时候,这里的居民将不再受锣鼓声的喧闹而影响休息。 欢送老兵退伍,用敲锣打鼓来营造热烈氛围这是惯例。邵武火车站的客车发车时间大部分是深夜,战友情深,往年,无论时间多晚,不管天气多冷,官兵们都自发一路敲锣打鼓把老战士送上返乡的列车,为此火车站附近居民普遍反映无法正常休息。今年临近退伍时,服役期满的 35名老战士联名向部队党委…  相似文献   
85.
2005年4月21日,一位马同志来到市档案馆要查找自己退伍时的档案材料:据介绍,这位同志是1976年退伍后被民政局分配到矿山机械厂工作,后分配到松江百货大楼,在调动工作期间,将其个人档案丢失。这次企业改制寸发现她没有档案,不能证明他参加工作时间。他为此已经找了3天,去了民政局、就业局等单位,得到的答复是“我们这里没有”。后经一位亲戚介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档案馆。  相似文献   
86.
2005年5月19日.位91岁的日本老人本多立太郎双膝跪倒在卢沟桥上。卢沟桥,这座马可波罗笔下的世界名桥.见证了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至今桥身上还留着日寇的弹痕。今天,这古老的卢沟桥又见证了一位日本老兵真诚的忏悔。  相似文献   
87.
《军事记者》2006,(2):71-71
新疆某团为函授学员提供舞台又讯宋功山、函授学员李洪房报道:新疆军区某团根据阶段性工作的重点,紧紧围绕部队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办小广播和简报,为本单位24名军报函授学员提供练笔的舞台。在“强化战斗精神,提高打赢能力”教育中开办战歌如虹小广播和简报,在驻训期间开办砺剑天山小广播和简报……一方面鼓励他们积极为小广播和简报投稿,另一方面给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让他们轮流负责采、写、编等工作,既当记者又当编辑,全面锻炼他们的采写能力。此举受到函授学员的欢迎!函授学员宋功山作品获奖本刊讯王宁报道:近日,由军报函授第1…  相似文献   
88.
徐婉晴  黄晶晶 《今传媒》2020,28(1):147-149
本文以和田四十七团“沙海老兵”为例,总结其旅游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面临基础设施薄弱、人才资源缺乏等问题,具体阐述了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的内涵,以及如何将其贯彻落实到兵团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去,试图给出一些指导性建议,为进一步开发兵团红色旅游资源、促进兵团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9.
我在网上认识了一博友,网名叫木公,曾是一名军人,西安人,现居上海,缘于对军人的崇敬,我常去他的博客,见他在博客里陆续写下了《当兵的日子》的系列文字,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来,那一段部队生活对他来说是深刻的,难忘的,而且令他非常怀念的。  相似文献   
90.
本文通过对2013年以来《大河报》、《兰州晚报》和《云南信息报》对"抗战老兵"报道中呈现出来的框架,探讨媒体建构的框架对历史记忆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及其彰显出的政治意涵。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对"抗战老兵"的报道共包含"老兵生活困顿"、"关爱抗战老兵"、"重聚、重访与追忆"和"授勋"这四个框架。总体来说,报道以正面积极的取向为主;采用个人化的叙述框架填充历史记忆;并以"曲线"表达的方式对抗战历史进行再书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