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教育   3135篇
科学研究   1407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299篇
综合类   225篇
文化理论   43篇
信息传播   114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陆梁油田L9井区J_2x_1油藏自21世纪初探明,由于油水层识别难、油藏类型不清,后期投产井相继失利,导致油藏开发控制因素不清,潜力不明。为此,以识别低对比度油层为基础,结合试油试采动态数据对该区油层类型、油藏特征、开发控制因素以及开发潜力进行再认识。研究表明,分岩性识别低对比度油层解释结论与试油试采符合率达94%,其油藏类型为构造控制,局部受岩性影响的背斜油气藏。影响开发控制的主要因素为避水高度、油层类型及厚度、地层系数以及含油饱和度。据此拟合出油藏初期的产能平面分布图,指出了潜力区的范围及开发方式,这也为下一步的生产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2.
223.
224.
黄河流域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流域河源区是国家生态屏障和“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保护优先的践行区。本文梳理了近40年来对黄河流域河源区土地利用格局和过程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效应及政策启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河源区土地利用格局相对稳定,草地面积占绝对优势。2000年是土地利用及其效应变化的重要转折点。2000年之前,草地、林地和湿地等生态用地减少,草地退化、沙化、土壤侵蚀等效应加剧。2000年之后,生态用地增加,植被指数增加,生态系统逐渐向良性方向转变,碳汇功能增强。②生态工程实施和气候变化使该区域土地利用及其效应极具复杂性。整体上土地退化面积有所减少,程度趋缓,草畜基本实现平衡。东部河湟谷地耕地面积减少,集约度提高,种植结构逐步优化;但局部恶化的态势依旧严峻,土壤侵蚀尤其高寒地带的冻融侵蚀加剧。建议应加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以及生态保育区溢出价值与自然资产的评估研究,为黄河流域河源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以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25.
黄河源区生态保护与草牧业发展关键技术及优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源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草牧业生产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改善当地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发生严重退化,对源区草牧业生产、区域生态安全和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2000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但草地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本文系统梳理了高寒地区草地生态保护与草牧业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凝练出区域适宜的黄河源区草地生态保护与生态草牧业发展技术体系,基于草畜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了区域功能耦合发展模式,结合案例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应用效果,并对源区退化草地管理与生态草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上述工作对推动黄河源区草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26.
任秀颖 《成才之路》2022,(10):100-102
阅读区是幼儿发现语言魅力、产生阅读兴趣的地方,幼儿园应重视阅读区环境的创设.幼儿教师在创设阅读区环境时,应关注幼儿的阅读需求,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使环境成为幼儿的第三位教师,让幼儿与环境和材料产生互动,让幼儿在阅读与悦读中,收获知识与成长.文章从精优场地、让幼儿愿意阅读,精饰环境、让幼儿喜欢...  相似文献   
227.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我国具有深远意义的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湾区内各地市均是推进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分析东莞市在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和定位,并结合调研,分析东莞市在湾区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8.
教育优先发展是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基础性保障,科技自立自强是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战略性支撑,人才创新引领是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内在性动能。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须整合“教育链-科技链-人才链”三链衔接的创新要素;须构建“教育维-科技维-人才维”三维一体的空间架构;须打造“教育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三地融通的共同体。加速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需要构建科技创新型人才高地、技术技能型人才高地、科技金融型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229.
贾广敏 《大学教育》2023,(20):127-130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抓手,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粤澳大湾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使命。“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是现代职业教育育人新模式,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新举措。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要更新育人理念,厘清“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内涵;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及科研机构等要通过构建育人共同体、产教融合体、教学协作体和工场综合体推进“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  相似文献   
230.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飞速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对研究路径的方向和目标的原则进行了阐述,对武术和传统体育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路径的未来发展建议做了分析,希望对大湾区培养、输送武术与传统体育专业创新人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