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李喆 《围棋天地》2020,(2):29-31
李世石先生本人可能并不同意这个判断:他的退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退隐。李世石说,围棋是个人的事。这意味着,你所下的棋,只是代表你个人的思考限度、精神力量与技术经验。你所下的棋,包含的是你作为独立个体在那些对弈时空中的灵感与激情,包含着诸多复杂而又独特的、经过日积月累的持续训练而形成的印象与观念。你甚至不能代表处于同一水平线内的另一名棋手,你不能代表一个共同体,更无法代表全人类。你所下的棋,是你自身存在的显现,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32.
网络空间是非物质性的,物质化的身体在网络空间中退隐了,与此同时,与身体相连的身份也消失了,由此导致网络空间中的交往是一种无实体的交往。网络空间中身体退隐的道德后果始料不及:缺乏身体的道德担保导致网络生活中的伦常松懈和言行粗鲁;无身体的网络相遇之脆弱导致人际关系的短暂、肤浅和相互间义务的淡漠;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近中远”与责任的飘零。教育作为弱势存在,网络空间身体退隐的道德后果是其无法承受之重。教育明智的选择是先考虑在网络盛世如何自处,然后才是调整自身,力所能及的弥补网络生活的道德后果。  相似文献   
33.
34.
20世纪小说的发展,在很大发展上就是艺术视角的探索与运用。海明威的小说,明显地带有视角探索倾向。他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之故获得诺贝尔学奖即表明其在叙事方面的卓越成就。海明威叙事视角的独特之处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主体的静态的退隐;其二,主体视角的动态转换,其三,视角的分离与交织。海明威名的“冰山”理论就是与其叙事视角的独特运用紧密相连,并形成了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5.
荆公晚年耽于佛屠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王安石的新法,千百年来已留下了车载斗量的褒褒贬贬;对于栖隐钟山的王安石却只遣有耽于佛屠的定论。本文从佛教世俗化、儒学式微、宋朝士大夫普遍参禅问道的大背景出发,论述了王安石不仅不存在隐遁泉林的主观愿望,还积极利用佛教辅助实现其经邦济世的宏愿,他在熙宁未年的自记罢相,是他晚年与佛教发生密切联系的契机,退隐后的王安石也并非只栖心释梵,而是密切关注社会,因此,晚年的王安石对佛教也是有所去取,以用世为要。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老舍、张恨水、金庸等作家作品的解析,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武侠退隐”现象进行了研究;作家对武术这一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有了不同的认识与反思;这一现象可以区分为文化反思、政治驱动以及历史解构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37.
佛教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人生的解脱,也即精神的绝对自由或大自在(涅槃寂静),为此,佛教认为不仅要摒弃人的五蕴之身的种种贪欲、妄念,而且还要获得超越世俗认识能力的般若智慧,从而使自心的空性本体得以彰显,万法的空性或心本体也由此绽现。在这种境域中,精神获得了自我规定,依自性存在,与万法的心本体同—,达到了绝对自由或大自在的佛果境界。佛教的自由学说,是表达人类自由本性的一种特殊的、"有着宗教与思辨哲学的血缘联系"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38.
采用网络调查法和计量分析法,对2007年新词语进行词频和发展曲线的动态监测。2007年新词语的使用度并不乐观,绝大多数都处于低频和超低频的区间内。只有极少数的词语稳定下来,成为常用词汇。根据2007年新词语的特点,将其发展曲线归为九大类,即增长型、衰减型、孤峰型、双峰型、周期型、凸起型、波动型、间歇型、孤点型。增长型和周期型词语未来的复现率都为100%,衰减型、孤峰型、凸起型、间歇型词语处在"即将退隐"的状态,孤点型词语已经退隐。  相似文献   
39.
在艺术上,木心是个隐者。阅读木心的散文,无论是其文字本身,还是所写内容,都感觉木心是若隐若现的。他善于隐藏自己而凸显艺术,在这方面,木心更定位自己为艺术家而不仅是文学家。而他的"隐",隐于艺术,隐于生活,甘愿为艺术所占用。在他退隐期的修灵中,寻得生命真谛,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该如何是好。在这时时刻刻的不知如何是好中,不惜长途跋涉,返璞归真,颇似陶潜之隐,"复得返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