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963篇
科学研究   141篇
各国文化   104篇
体育   161篇
综合类   367篇
文化理论   74篇
信息传播   41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840篇
  2013年   541篇
  2012年   607篇
  2011年   891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747篇
  2008年   845篇
  2007年   623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韩偓人格为后世论者敬仰。清代纪昀赞他“唐末完人”。韩偓一生的经历遭遇均表述在诗歌中。他的政治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诗歌在对社会现实、政局变动的直接叙写中注重情感的抒发,具有强烈的抒情风格;时事政局恶化,使他在诗中采用了深隐、曲折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沉郁的风格特征;用极本色的语言出色地表达情感;韩偓的诗歌还喜欢用七律写时事,后人称之“唐末诗史、七律殿军”。  相似文献   
992.
<诗经>是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诗经>的编纂与流传,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关<诗>与史、与政教的关系,在前人的著述中不下百十种.<诗>可以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周代的礼教文化制度和社会政治生活.<诗经>中的许多篇章,保存了周人生活的各个画面,成为后人研究周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993.
杜甫流寓秦州、辗转同谷时期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转折时期,他在四个多月的时间中创作了117首诗歌,诗歌在内容、体裁、文人精神和命运感叹等诸多方面体现了和此前诗歌完全不同的审美风范。其诗作沉郁孤寂,带有沉重的命运感,呈现出一种普遍的悲剧化心理体验。杜甫的诗歌状态也因此进入到了一个自由的天地里,写景、咏物、遣兴三种形式的诗歌表达,构成了杜甫秦州诗歌的框架,这三种诗歌形式所承载的精神指向是很明显的。写景诗中用自然山水意象将内心的悲感完全外化,使自然景致成为作家内心的投射;咏物诗中选取的独特的包含作家复杂情感经验的喻体形象更是生命悲感的隐喻;遣兴诗传达出作家对孤独痛苦的灵魂的不断探问,这种感兴体验在进入夔州后更加深化,杜甫秦州期间的遣兴诗的个体意义和延伸意义便在于此。  相似文献   
994.
苏轼一向被认为是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在他长达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以及大量的散文作品。创作时间之长,作品数量之富,在宋代作家中首屈一指。因此,探讨和研究苏轼的创作分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苏轼文学创作的理解。事实上,对苏轼创作进行分期,自宋代以来大有人在。分期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95.
李琦的《苍茫之地》,标题就预示了它的主题: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思考。表面看来,诗中所写只是自己与友人到小兴安岭看了一下,似乎只是纪游诗与风景诗;诗作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寻求一种原始的、与自然一体化的生活方式,其实也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996.
唐代以前的诗歌,不乏以送别为题材的作品,但这些诗作大都带有悲哀感伤情绪,其情调一般都是低沉的。真正使送别诗以刚健高昂的格调、动人的情致和全新的美感出现于诗坛,是从初唐、盛唐开始的。本文仅以几首唐代送别诗为例作一些分析探究,以突出唐代送别诗的显著特点,进而彰显唐代送别诗独特的风格和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997.
诗歌是用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古代诗歌的形象包括叙事诗中的人物、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和写景状物诗中的景和物。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多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叫意象。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思想和情感,是诗人的内在情思与生活的外在景象的统一体。例如借景抒情类的刘禹锡的《石头城》描写的是寄寓着国运衰微的寂寞空城,  相似文献   
998.
李琦的《苍茫之地》,标题就预示了它的主题: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思考。表面看来,诗中所写只是自己与友人到小兴安岭看了一下,似乎只是纪游诗与风景诗;诗作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寻求一种原始的、与自然一体化的生活方式,其实也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999.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杰作。作者以高超的技艺,创造了一个极富魅力、美不胜收的音乐世界,从而使此诗成为超越前贤,雄视古今的千古第一音乐诗。与弹奏琵琶曲的描写相比,女主角出场的描写虽比较简单,但具有化直为曲之奇,引满而发之妙。  相似文献   
1000.
《香菱学诗》时,脑子里突然蹦出这样一个问题:香菱命运不幸,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十二三岁时,被薛蟠强买为妾,改名香菱,后来备受夏金桂的折磨,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还险遭谋害,最后难产而死。这样一个苦命人有着诉不完的悲愁,可此节中直接写香菱的“笑”竟有13处之多,几乎处处弥漫着她的笑声。作为大家的曹雪芹决不会随随便便写来,其中必定藏有深意,那深意到底是什么呢?姑妄猜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