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7篇
教育   5634篇
科学研究   311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65篇
综合类   251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4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646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619篇
  2011年   552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153.
"太阳能利用技术·人与环境"是南京工业大学设置的一门人与环境类科技通识课程。本文首先对太阳能利用技术相关教材进行筛选来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选择案例、启发、类比与探究式对课程内容进行讲授,从而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兴趣与好奇心。另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融合重点突出如何让学生们在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熟悉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为大学生未来的科研工作进行科学思维上的提前练兵。光伏翘楚人物学习、创业经历介绍可以让学生深刻地领悟把所学知识进行"致用"的必要性及带来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4.
迄今8位获诺贝尔奖华人学者中,有3位出自梅贻琦执掌时期的清华大学,这是与梅贻琦持之以恒的通识教育实践和无私奉献的教育家精神密不可分的。他主张"明明德"、"新民",养成整体之人格;坚持"知类通达","通重于专",注重通才教育;倡导各学科融会贯通,养成广博学识;提出"大师"论与"从游"论,强调教师的特殊作用。这些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其治校方略、师资建设、学科发展、课程设置、校园文化诸环节,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当今大学教育变革提供了有益借鉴。作为两岸清华大学共同的精神财富,梅贻琦的通识教育思想及其办学经验值得倍加珍惜。  相似文献   
155.
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部分高校已开设了多门植物类通识课程。在地方院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植物识别与应用",以趣味性、科普性为特色,旨在利用"互联网+"模式,普及与植物有关的基础知识与文化内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了解植物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贡献,检讨人类在大自然中的角色,营造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56.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本文阐述了对大学生通识教育的意义、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和影响通识教育的因素,指出了施行通识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7.
杨洲 《文学教育(上)》2011,(21):120-121
当前,对通识教育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本文试图通过对通识教育起源、内涵与特征的分析,以期对当前高校通识教育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8.
公共选修课是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环节,对高职院校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学分制改革背景下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明确课程定位、加强课程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加强选课指导及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9.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为人诟病,就是因为课程没有充分注意教学对象的性质和特点,把大学生与中学生等量齐观,把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等量齐观。因此,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这门课程的学习对象的性质与特点。“桂版语文”在教材中植入了大学教育、中国文化、广西元素、通识理念、语文技能五个元素,力图使大学语文名副其实,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0.
要使得语文选修课有"语文味",能够稳健发展,就要从学生的语文基础和需求出发,从选修内容的"选"与"组"做文章,突出语文味和语文魅力,强化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