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徐恩存 《收藏界》2012,(7):132-133
刘广深受祖国大好河山"雄强博大,浑厚质朴"精神的陶冶,把全部精力投入山、水、林、泉绘画中,使自然精神与人的精神融为一体,把自然之理与画理相通融,因此他的山水画创作"理通神会"。作品呈现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之感,这与层层皴擦,突出整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说,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目识心记”;一是“对景写生”。中国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美景法则和采用的“目识心记”的写生方法.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与欧洲的观念和方法是不同的,这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是我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值得我们好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山水画的“对景写生”是动眼·动脑·动手,去认真研究表现自然物象,对提高山水画的造型能力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绘画生成了各类画家和各种绘画样式,产生了不可胜数的神品和妙论,凡此种种共同维系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并有别于其他绘画,为后人提供了直白和详实的参照,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笔补造化"之说源自于李贺的诗歌,后成为韩孟诗派诗创的理论主张,李贺诗歌创作便自觉践行了这一理论,他从己身之不足和外物之不足两个方面运用想象、移情、通感、夸张等手法来展开创造,"笔补造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山水画的皴法 ,是历代山水画家外师造化、摹写真山实水提炼出来的语言形式 ,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皴法的程式化 ,即是艺术发展的规律性总结 ,亦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同时也是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李贺《高轩过》有“笔补造化天无功”一语,钱锺书认为其语“可以作为他的自我评赞”。章府为,“笔补造化”的动机是李贺人生难堪的遭际。“笔补”是李贺对自身生生活缺陷的补偿。  相似文献   
17.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我国艺术创作的瑰宝,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造化"是创造的源泉,"心愿"是创造的过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对我国绘画艺术追求意境美最本质的概括。中国花鸟画之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的统一,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理论的典型体现。本文在阐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和中国花鸟画意境美德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花鸟画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创作理论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左右逢源     
孟子告诉人们要取得高深的造诣,必须讲究正确的方法,即“道”;源,原文作“原”,指事物的根源;左右,即到处之意。逢,即碰到,指不期而遇。孟子认为学习要穷本溯源,达到一种造化天然的境界,这时才会像掘并掘到地下的泉源那样取之不尽,  相似文献   
19.
山水画皴法的形式美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山水画的皴法,是历代山水画家外师造化、摹写真山实水提炼出来的语言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皴法的程式化,即是艺术发展的规律性总结,亦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同时也是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华山为秦岭支脉华山山脉的一部分 ,地壳运动形成的华山山体是其自然美之载体 ,华山之险为奇险 ,华山之秀为峻秀 ,华山融壮美与优美为一体 ,华山形态美具有多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