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郭熙的《林泉高致》是中国绘画美学理论的重要著作。“夺其造化”,是其美学思想核心。郭熙强调了创造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生命活力;创作主体必须直接审美观照自然山水;艺术家必须善于营造一个兴奋适意的创作心态;“三远”论表明了中国山水画艺术走向了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02.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山水画家张垛提出的艺术观念。章法历来也为画家们所重视,它与心源也有密切关系。造化、心源与章法的关系对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绘画有重要意义,对今天的中国画创作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3.
过“法门”     
生活本身是一个大的诱惑。许多的欲望、期望和理想,往往像一扇扇金碧辉煌的大门,谁都渴望一步就跨进去,抬腿之间,就造化了一个漫长的人生。但是:谁能引渡我们进入? 卡夫卡来了。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从前在“法”的门前站着一个门卫,一个男人来到“法”的门前,他要求进去。但门卫说:“现在不能让你进去。”  相似文献   
104.
教育中的市场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认为,教育中存在着教育机会市场和学历别劳动市场。在教育机会市场里,教育机会的需求方为想接受一定阶段教育的人口数量。供给方则不仅有国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教育机会的供求双方相互作用及构造化的结果形成市场运行机制。在学历别劳动市场里,劳动力的需求方为各用人单位,供给方指不同学历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供求双方相互作用及构造化的结果形成市场运行机制。两个市场相互联接,处于均衡和不均衡的不断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105.
《史记》是一部历史性与文学性、客观真实性与主观抒情性相统一的宏篇巨著。《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文学色彩最浓厚的篇章,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生动、最豪迈的悲剧英雄。其不朽功勋在于巨鹿之战大破秦军主力,最终导致秦王朝覆灭。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通过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等事件对项羽性格、心理和气概做了精采的描写,使项羽形象真实、生动、丰满。  相似文献   
106.
骆文 《报林求索》2012,(4):190-193
<正>馨香冉冉,藏书满架,桌上一两竿青竹、几束幽兰。颇有禅意的静室中,主人衣衫素净、气质温文,正俯身在画案上挥翰。走进梅墨生的书斋化蝶堂,颇有几分庄生晓梦的错觉。一幅幅淡墨山水铺开一个宁静悠远的江湖,纷繁嘈杂的俗世俗虑仿佛在入门的一刹那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满心静穆,一慰不得闲的浮生。半山升腾的雨雾、山中静默的草庐、田野里素朴的稻子、陇上走过的小狗,乃至水天  相似文献   
107.
中国画中既有以工整、细腻、逼真等写实特点为主的工笔画,又有以挥洒、流畅、气韵贯通,具有中国书法特质.以写意特点为主的写意画。世人由此将绘画分为写实派和写意派,且就重形还是重神之问题争论不休,而未知两面一体之理。对此,从辨证的角度分析了写实与写意、重形与重神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相似文献   
108.
杨恒  周蕴斐 《科教文汇》2008,(3):153-153
《髹饰录》相去《周易》几千年,但全书无不透露出《周易》的智慧。如:根据《周易》的“乾坤”来将《髹饰录》分为“乾集”和“坤集”,又以“阴阳”来给各类漆器命名分类,以至于建立了一套流传至今的漆器命名分类标准。可以说,《髹饰录》能取得如此的成就,不仅仅因为它是我国唯一部漆器专著,还因为作者灵活运用了中国古代经典中的智慧。其中突出的便是对《周易》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9.
马黎 《中国广播》2009,(2):68-69
著名演员李幼斌以他精湛的表演艺术功底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银屏形象。当有人问他,这功底的奥秘在哪里?李幼斌的回答如此简单:“这是一种感觉。”而就在这句如此简单话语的背后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生感悟和艺术哲理,是艺术创作过程中那种物我融化、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0.
《出版视野》2009,(6):F0003-F0003
李云松教授多年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他的画有着扎实的西画写实功底和娴熟的中国画传统表现技法,主张“外师造化,中法心源”;以自然万象为表现内容,并在自然物象中去探求技法表现的丰富性。其作品风格多样,朴实而富于生活气息,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