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9704篇
科学研究   640篇
各国文化   88篇
体育   407篇
综合类   499篇
文化理论   58篇
信息传播   51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775篇
  2013年   801篇
  2012年   906篇
  2011年   998篇
  2010年   979篇
  2009年   886篇
  2008年   1073篇
  2007年   777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470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454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意象”与“意境”是中国画经常使用的两个概念。两者常常混用,也往往重叠,以至于被误解为同义词,误以为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表示。之所以产生误解,缘于两者中都有一个“意”字,也缘于“象”与“境”在词义上有某种相通、相似之处。其实,“意象”与“意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解读“意象”与“意境”,对正确认识中国画的特征,对中国画的创作、欣赏及理论研究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2.
在各种形态的电视时尚节目中,时装表演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将模特时装表演做电视艺术化的处理和表达,就是要充分运用电视画面语言、视觉艺术的长处,把线性的、比较单调的模特时装表演变成既揭示服装造型特点又赏心悦目的时尚电视节目。运用电视艺术地表现模特时装表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3.
素描教学的重新认识--关于动画专业素描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大部分艺术类院校都开设了动画专业,如何做好动画专业的素描教学工作,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素描不仅仅是观察和表现手法的升华,更主要的是思维方式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24.
金晨晨 《视听》2018,(11):78-79
《光荣的愤怒》与《烈日灼心》是两部风格迥异的影片,但其中姓名意象的巧妙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姓名意象一方面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凝结着多层叙事意义,彰显创作主旨。《烈日灼心》中的"尾巴"意象糅合着父爱、赎罪双重寓意。《光荣的愤怒》中的熊姓意象既暗喻着熊家兄弟的凶残与贪婪,又是阶级斗争的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25.
【教学目标】1.认识“徘、徊”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2.了解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3.感悟“故乡”情结,体会远离故乡的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26.
意象的传译     
意象是文学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在翻译的过程中,语言的转化只是表层,忠实地再现、传递源语中文化意象的异质性才是翻译的实质。在当前国际文化交流日益扩大和多元化的语境中,对源语中文化意象进行传译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说牛     
众多探索古代文化。信仰的途径中,有一把既“显”且“隐”的钥匙──象征研究。象征( symbol),或作意象、隐语。显者,因象征有意透出深邃含义。隐者,因象征含蓄微妙,不及比喻、隐喻等手法容易明白那“谜底”。如果要解象征之谜,或需某种智慧。这种微妙难言的方式其实与宗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先民对上天充满敬畏,那么若与不可捉摸、至高超越的神明沟通,最佳方法莫过于透过象征。人类学者Geertz指出,宗教其实由有组织的象征网罗构成②。日积月累,这网罗的物象不论在生活或艺术上都沉淀为该民族文化的特色,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认知诗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异军突起,广泛应用于翻译学和文学批评领域当中,但当前研究仍然存在着文学分析和认知理论结合不足等问题。基于现状,本文选取初唐名篇《春江花月夜》许渊冲译本中的意象翻译作为分析对象,从认知诗学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将翻译策略中涉及的认知理论进行梳理,旨在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翻译提供新的路径。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翻译本诗意象时,译者经历了意象识解,意象还原和意象整合等认知过程,并应用了范畴化识别,隐喻转换和关系型侧显等认知翻译策略。对比传统翻译手段,认知翻译策略更适用于诗词翻译,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从认知层面解读作品内涵,享受诗词美感。  相似文献   
29.
何辉  蔡惠 《现代传播》2022,(7):79-85
十年来,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已展现出数十个春节除夕的返乡和团圆故事,传达了中国人的“乡愁”。通过大量的视觉符号,广告片勾连出“乡愁”的空间意象、时间意象及文化意象。通过意象和视觉修辞的结合,公益广告片激发了受众的文化记忆,使受众共享了伦理价值,直至完成广告的视觉说服。  相似文献   
30.
相较唐诗色彩的艳丽敷腴、意象的生气蓬勃、感情的热烈张扬,宋诗呈现着别样艺术风貌,前人总结为一种“老境美”。梅尧臣诗歌的老境美在宋代诗人中极其突出,表现于设色、意象、情感方面的艺术处理:一、设色上,梅尧臣善用冷色调淡化诗歌色彩美,庆历四年后,梅诗颜色字频率大为减少,兼以宽对形式稀释颜色字密度,突破唐诗敷腴色泽而转向以意为主的宋诗之途。二、意象上,梅诗意象呈现苍老特色,由“老”字修饰的诗歌意象如老马、老羝、老鱼、老蟹等俯拾即是。以“老”字修饰生存状态的词语更为丰富,如老父、野老、老僧、老癯、老年、樵老等,彰显着梅尧臣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存况味。三、情感上,梅诗情感处理呈现老年人特色,不再如唐诗飞流直下、宣泄无余,而是笔底存有千钧“忍”力,将深厚情感含茹于心,收蓄凝结不愿发泄,读者反复再读才能品味出“橄榄”般的无穷滋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