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81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教育   30881篇
科学研究   2619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386篇
综合类   1028篇
文化理论   77篇
信息传播   1230篇
  2024年   259篇
  2023年   1040篇
  2022年   814篇
  2021年   690篇
  2020年   570篇
  2019年   566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537篇
  2015年   1038篇
  2014年   2638篇
  2013年   2039篇
  2012年   2268篇
  2011年   2613篇
  2010年   2263篇
  2009年   2150篇
  2008年   2771篇
  2007年   1994篇
  2006年   1603篇
  2005年   1510篇
  2004年   1556篇
  2003年   1587篇
  2002年   1226篇
  2001年   868篇
  2000年   898篇
  1999年   475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同一律教学中 ,要注意讲清什么是“同一思维过程”、什么是“A是A”以及“合理违反同一律”的特殊情况。在不矛盾律教学中 ,要注意讲清“看似矛盾 ,实质上并不矛盾”的概念或判断 ,注意分析具有隐蔽性的逻辑矛盾。在排中律教学中 ,对人们的某些思维或表述 ,要结合语言环境加以分析 ,不能生搬硬套  相似文献   
6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山东省高校部门不同结构教师发表的体育论文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层次教师发表论文的状况,旨在了解我省高校不同结构教师的体育科研的现状,为提高我省高校体育科研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郜積意 《中国文化》2006,39(1):85-98
一、小引自劉歆與太常博士之爭始,至何休與鄭玄的《三傳》之分,漢代今、古文學之爭的主題發生了明顯 變化,即從爭立博士官向經義之爭轉變。變化的發 端,肇始於光武世范升和陳元的爭論,而白虎觀會 議《公羊》家李育以義難賈達,也屬於經義之分的範圍 (見下)。衹是兩次爭論的文獻基本亡佚,無法提供具 體的例證。至於何休、鄭玄關於《三傳》的分歧,雖然衹 存留零星史料,卻展示了經義之爭的具體面目,并為 人們理解東漢後期的經學之爭提供了進一步考察的  相似文献   
64.
在判断函数单调性时.对于复合型函数.同学们很容易出错.在此,我们以人教版新教材数学第一册(下)第92页一题为例来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5.
一类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有意义且具有同一性的几何图形的重心位置 ,主要由常见二次曲线与直线围成的图形关于某轴对称以及一些立体关于某轴对称且重心具有同一性的某些结果  相似文献   
66.
67.
本文对胡塞尔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胡塞尔毕生致力于把哲学变成一门真正严密的科学;而维特根斯坦则试图表明哲学的任务是澄清语言的用法,划清科学命题与非科学语句的界限。他们的相似之处是都基于反心理主义的立场而规定了哲学的任务,认为认识的主体都不再是现实的主体,而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主体,他们的一种共同的倾向就是试图从认识论抽引出本体论的结论。他们的学说,无疑启迪了后来的哲学流派  相似文献   
68.
在用Authorware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片头背景音乐的循环控制常让我们头疼。一般情况下需运用Mediapause( )、mousedown( )等函数来实现对音乐的控制。在实践中我摸索出另外一种更加简便、更易为初学者所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对学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阐明了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与作用、途径与方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极值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但教材中没有系统地介绍极值的求法,从配方法、几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关系,应用判别式"△"图象法,导数法五个方面探讨了初等函数极值的一些常用有效的求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