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6864篇
科学研究   779篇
各国文化   177篇
体育   438篇
综合类   375篇
文化理论   116篇
信息传播   122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989篇
  2013年   624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774篇
  2010年   719篇
  2009年   611篇
  2008年   775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论法的分层     
“法律本身是复杂的,需要不同的声音来表现其多样性。”本文从法的分层出发,分别考查、比较了三大法学流派对法的理解,从而归纳出作者对法的一些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刘日明 《围棋天地》2005,(20):66-66
近日,与一多年的“苦手”深夜对决七番棋,四比三获胜后,脑细胞异常活跃,辗转反侧,浮想联翩。点点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目数”,从呱呱落地到如今已有三十五年,不算上学读书写作文,在机关“码字儿”已整整十年;不算上中学“聂卫平热”时初识围棋,单论重温旧梦进而痴迷其间也有五年多了。封盘回顾遐迩,想起了道家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觉棋道与为文之道、为人之道实属一理,同为一道。  相似文献   
13.
《桂林山水》以独特的视角,奇美的语言,精道的表达方式描绘了桂林山水的壮美,抒写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之情,是教材中的经典之作.怎样通过讲读教学让耳聋学生也能跟健全人一样走进那美妙的情景之中,体验到桂林山水的雄伟壮丽,感受到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撞击呢?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桂林山水》一文的语言特色,让耳聋学生突破关键词语,围绕关键词去体会文章的美妙之处,从中产生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4.
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丹 《新闻界》2003,(4):9-10,18
现在传媒对科学的报道在整个报道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例如美国华盛顿新闻博物馆2001年公布的美国公众评选出的“20世纪世界100条重大新闻”中,科学新闻占了37条,比例相当高。原因在于最近100年来,生活中的科学因素激增,人们对科学的关注近年也呈上升趋势。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相对较低,但近年也呈上升趋势:1996年全国第三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时,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只占被调查者的0.3%,而这个数字在2001年的调查中已经上升到1.4%。虽然不令人满意,但上升速度是很快的。根据新华社2001年10月的报道,除了正规教育渠道外,我国科学信息的传播渠道中…  相似文献   
15.
意象说是了解中国古典美学之关键 ,它本身由观物取象经由物象、心象发展而为意象 ,又发展而为意境并影响中国古代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6.
唐代公主入道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公主出家修道者较多,其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不外乎三个方面:受当时崇道风气的影响,求祛病延年和摆脱和亲。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利用留数理论证明了:∞∑n=1 1/n4=π4/90  相似文献   
19.
击拳道     
刘焕军 《武当》2005,(11):36-37
武术之道在于阴阳辩证。所谓“道”,则是衡量一切运动学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基本法则。道合乃为一气,混元之二五为尊。二是阴阳,五是五行。由此能衍生出养生、健身、防身、表演、技击及竞技竞赛等。这里主要说的是技击之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野草》为考察个案,分别论述了二者的直面与超越层面,又在比较中指出了《野草》的虚妄哲学对《红楼梦》十二支曲的佛、道思想指归在生存穿透性上的超越,进而试图梳理出一种现代人格对一种古代传统人格的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