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4646篇
科学研究   507篇
各国文化   109篇
体育   365篇
综合类   238篇
文化理论   82篇
信息传播   7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391篇
  2014年   720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452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张学华 《课外阅读》2011,(5):7-7,112
道德教育是一个值得反思的主题。《论语》中阐发的道德教育方法,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2.
"道"是韩非治国思想中一个带有核心性的理念,在他的治国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韩非所说的"道"取自老子的"道"而又不同于老子的"道"。老子的道有多层含义,而韩非则把道解释为自然世界运动发展的必然即规律。以此为基础,韩非把道引入人类社会国家治理的图式中,不仅把法理解为治理国家的道,而且还把治臣之术升华为道的高度。认识韩非关于道的理念,对于认识韩非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3.
刘会君  于芳  亦明 《高中生》2011,(1):19-21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完善自我、实现理想人格,进而影响他人,奉献社会。Reading classics to improve your mind读经典修心智喜欢读书,更时常会读诸葛亮的《诫子书》,感受颇多。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  相似文献   
154.
成中英教授提出的“本体诠释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意义。他运用自己创立的“本体诠释学”成功地诠释中国哲学的宇宙本体“道”。他的诠释开启了对中国美学本体“境界”的理解。境界即道有显现。中国美学认定的“美在境界”,究其根本也就是“美在道”。道的生命性、有无统一性、关系性、心智性及整一性都通向境界。  相似文献   
155.
老子哲学较之重伦理的儒家文化,重自然的古希腊哲学,它既讲“道”又讲“德”,二者互相渗透,是自然哲学与伦理学有机结合的典范。老子哲学的要义为“道”、“和”、“德”,其中“道”对当代量子力学的场论、“和”对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德”对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均具有巨大的启迪意义。随着当代世界重视人文教育热潮的兴起,古老的老子哲学思想已与现代文明有机接轨,对人类的科学与文化发展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6.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打的虽是“道”的旗帜,行的却是儒家之道。尽管《水浒传》与道教的关系很密切,“替天行道”也很容易和道家、道教之道搅和在一起,但宋江实际上行的自始自终都是儒家的“道”。  相似文献   
157.
辛苦的老师们和更辛苦的学生们,本刊编辑部全体员工向你们拜年啦! 新年来临,本想仅止于给千千万万读者朋友道喜说贺。但却,但却万万千千没想到,我们竟对这“道”“说”不能自禁地质疑起来,觉得历史教育倘无“新”意,这新年也将变得不值得道说。  相似文献   
158.
人们通常认为成功会使人快乐,但美国科学家对有关的研究成果分析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一说法应该倒过来说更恰当,快乐才是促使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9.
朱熹和王阳明都非常重视蒙养教育,在蒙养教育观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体现在:重视德行教育、重视教学的刚性和规范性、读书贵在精熟、德育与日常生活融合。不同点体现在:朱、王的蒙养教育观分别体现了“道问学”和“致良知”的不同学术旨趣。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比较二者蒙养教育观的异同,认取传统教育价值,一是重视立德树人;二是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三是教育要与儿童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0.
李贽辞官。有一个长期的思想过程。但这一过程往往不为学者所注意,或被简单化了。李贽辞官的心路历程,被他自己和他的好友真实完全地记录下来,而本文只不过把这些记录顺序展示出来,就能让读者看出李贽辞官那曲折长久的过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