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1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教育   24195篇
科学研究   1215篇
各国文化   94篇
体育   374篇
综合类   925篇
文化理论   173篇
信息传播   2052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618篇
  2022年   754篇
  2021年   846篇
  2020年   932篇
  2019年   905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736篇
  2014年   1855篇
  2013年   1413篇
  2012年   1810篇
  2011年   1850篇
  2010年   1666篇
  2009年   1720篇
  2008年   2186篇
  2007年   1888篇
  2006年   1579篇
  2005年   1277篇
  2004年   1163篇
  2003年   1179篇
  2002年   1286篇
  2001年   863篇
  2000年   463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韩非的伦理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家宣扬的原是以君主为本位,用刑赏作工具,崇尚威胁利诱暴力统治,反对化教育品格培养,只讲利害得失,不论是非善恶,根本否定道德价值的剥削阶级利己主义,实质上是完全抹杀臣民利益的封建专制主义伦理思想。可是,有的学却说:  相似文献   
992.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其核心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是能够融合在一起的。中国的传统道德强调的是坚持人道主义,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能够实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去分析道德,去规范人们的道德品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的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发展,摆脱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小悦悦事件是指认、分析道德滑坡症候和成因的典型性案例,但遗憾的是,社会对事件的归因以及防范事件再发生的应对不尽人意,以致类似悲剧不断上演,公众道德备受拷问。本文认为,要破解中国社会道德滑坡之困,必须回到小悦悦事件。由于小悦悦事件并非民众良知缺失所致,而是市场经济和陌生人社会背景下,民众实施道德行为的高成本引起的。因而,遏制道德滑坡不能仅依靠道德说教,而应当推行现实主义的法治。  相似文献   
994.
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需要,也是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的现实要求。为此,必须探寻切实有效的途径,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观以及生态责任观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95.
"父慈子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2013年7月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将"常回家看看"行为纳入法律管辖之下."常回家看看"入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感知和认同,同时也弱化了道德在调节父母与子女关系中的作用.建议由道德等社会规范来调节"常回家看看",同时为了保障该行为的真正落实,应该从加强民众家庭责任感和改革社会福利制度两方面入手,为子女常回家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996.
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深度介入教育教学中,但教育教学的育人核心决定了不能单纯任由技术僭越和主导教育场域,在此背景下,教师的职业角色需要重新认识.教师应强化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以"减法"思维看待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的变化,以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为己任,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领导力、数字胜任力和教学领导力.  相似文献   
997.
伦理学与道德学不同,它是协调人伦关系的学问,而人伦关系在本质上体现为利益关系。利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由人的活动实现的满足主体需要的客观存在,它是伦理学的客观基础。从伦理学的视角看利益,其核心问题就是正确调节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共同体)利益的关系。这种调节不是简单要求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而是以利益正当性为标准,实施双向调节,这是伦理学的主要任务。利益关系的调节常有经济的、法律的、政治的、伦理的等方式,这些方式相比较而言,经济的方式注重利益的最大化,政治的方式注重利益之上的权力干预,法律的方式注重合法权利的维护,伦理的方式注重社会利益的大体均衡。均衡是一种伦理的境界,更是一种调节方式,其调节的特殊性在于,由“有利方”或“多利方”向“不利方”或“少利方”平衡,从而避免“穷者更穷”“弱者更弱”。利益均衡的伦理目标是和谐,和谐是伦理学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虽然具有理想主义的情怀,但绝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基于实践理性可行动的战略,有自身的“所指”与“能指”,这就是全面的和谐、相对的和谐、手段的和谐、过程的和谐,这本身构成和谐的伦理秩序,也是伦理学的宗旨与境界。  相似文献   
998.
一、分层次教学高校扩招后,学生素质差异较大,不仅是高考成绩或高或低那么几分的差异,而且也包括由于早期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教学、教育条件和环境上的差别所形成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心理素质、学习生活习惯、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差异,针对这种差异,在  相似文献   
999.
西方国家经验对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许多负面影响,而网络的负面效应也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加强我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减少其负面影响,更大程度地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一个课题。我们认为在此问题上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某些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文章揭示了网络对我国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介绍了西方国家应对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一些经验对策,并着重指明了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同时如何加强我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00.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缺乏道德责任意识”问题,应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有限道德责任观”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剖析现状,提出试用传统的修身方法解决这一难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