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7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8篇
教育   26198篇
科学研究   2004篇
各国文化   96篇
体育   543篇
综合类   1068篇
文化理论   191篇
信息传播   2420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640篇
  2022年   810篇
  2021年   983篇
  2020年   1139篇
  2019年   1083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420篇
  2015年   826篇
  2014年   2093篇
  2013年   1607篇
  2012年   1988篇
  2011年   2073篇
  2010年   1848篇
  2009年   1925篇
  2008年   2502篇
  2007年   2110篇
  2006年   1740篇
  2005年   1497篇
  2004年   1320篇
  2003年   1291篇
  2002年   1357篇
  2001年   918篇
  2000年   495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道德观的塑造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索如何追求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真”,有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2.
153.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从教情和学情实际出发,积极推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度学习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教师可以从学习维度设计、学习态度矫正、学习调度组织、学习跨度界定、学习程度探究等方面展开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深度学习和体验中提高学科基础能力。  相似文献   
154.
155.
156.
情境设计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须基于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以提升其生活为目标,找准学生真实的生活问题,激活教材情境,促成现场体验的生成,创设多元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辨,从而培育学生的道德反思意识,提高其主体思维深度,促进其批判反思等高阶思维的发展,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157.
本文旨在探讨教育语境中的正义具有什么内涵,以及是否存在一种被证实的关于正义的教育概念。本文并不主张建立一种积极的教育正义概念,而是主张避免把教育当做服务于教育之外的正义规范的工具。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教育中的不正义,并将其在教育系统的不同层面上进行了归类,从而形成了一种有关教育语境中的不正义的教育现象学,这也就是教育现实得以改善的起点。文章最后指出了克服这些不正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8.
近年来,家校矛盾日益突显,家师冲突事件层出不穷。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两个主阵地。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智力培育、道德修炼和人格健全的一种协作策略。学校在家校合作中传统的领导权威来源于科层权威、心理权威与技术—理性权威。基于道德领导理论,探讨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如何突破传统的领导观念,激发家长群体的责任感,培育家长的专业能力,使之成为共同盟约的追随者,并以此规范和激励家校合作。  相似文献   
159.
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融合、真情感召的功能与人类的基本诉求吻合。使得它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凝聚力,成为不分肤色、不分信仰、不分语言的民族和平发展的向心力。今天道德融合仍具有和谐、安定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60.
网络文化是现实生活的改造性力量,它可能成就一种新的伦理范型,既为个体道德决断权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能,也为道德超越义利之争、重返道德本真提供了一种可能。在这种新的文化与伦理范型下,要求学校道德教育能够开展真正的对话与开放式的教育,在归还学生道德决断权的前提下,养成学生的道德决断能力,同时,道德教育的逻辑要超越义与利之争,从通体性出发,唤起学生本真的道德欲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