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1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左传》开篇的“郑伯克段于鄢”事件与先秦“贵族共政”的政治传统和郑国的现实环境有关。清华简(六)《郑武夫人规孺子》一文,不但反映了郑庄公继位之初郑国的朝堂局势和母权影响,而且还从深层次方面揭示了此后郑庄公试图挑战“贵族共政”的政治体制以加强君权的政治意图以及“克段”的缘由。庄公之母“武姜”作为母权代表,也参与到郑国初年君权斗争当中,此处的“母权”应当是“小宗”权力异化试图挑战国君的表现。  相似文献   
52.
刘虹 《档案管理》2005,(6):70-70
郑东新区的开发建设,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和郑州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品位、带动中原经济崛起的重大决策。她的建设和发展无论是从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社会的还是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来看,都为档案工作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能不能抓住郑  相似文献   
53.
黄琴 《现代语文》2009,(7):129-129
近几年,为鲁庄公“翻案”的文章经常见诸报刊,如《再识鲁庄公——对(曹刿论战)一文中庄公的另一种解读》(《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长勺之战关键在于鲁庄公》(《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6年第4期)、《重读(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年第8期)、《鲁庄公形象新探》(《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7期)等等,而且网上也偶或发表一些短论,为其“鸣不平”。最近,李光老师在《语文学习》上撰文(见2008年7—8合刊《鲁庄公:何“鄙”之有?》),进一步把类似的观点导入课堂,引导同学们重新审视鲁庄公这一形象。应该说,这对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的独立思考精神是十分有益的,但从整个课堂的流程来看,师生讨论的角度失之偏颇,最后的结论也过于草率。下面笔者拟从三个方面谈谈鲁庄公之“鄙”。  相似文献   
54.
“爱是教育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参观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后挥毫泼墨,为该校题词。聚源路小学是郑东新区首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创建于2006年9月,学校以“做学生喜欢的教育,办家长满意的学校”为办学宗旨,以“高标准、高素质、高品位”为办学目标,积极开展现代教育实验,  相似文献   
55.
李成林 《广东教育》2009,(7):118-118
讲《曹刿论战》,自然会讲到鲁庄公。—些参考书说,庄公是“肉食者”的代表.其特点就是“鄙”。即目光短浅。并列数条证据,如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神灵身上,打仗时鲁莽、冲动.打败了敌人还不知道取胜的原因等等。师生把这些“证据”一一列举出来后.庄公可鄙可笑冲动少智的形象呼之欲出。但是我轻轻一转,问学生:“鲁庄公有可爱之处吗?”  相似文献   
56.
活着真好     
郑嘉伦 《下一代》2009,(5):10-10
以前,总喜欢自怨自艾,愤愤不平地认为命运对自己不公。为什么他有的东西我没有?为什么他能做到的我却做不到?诸如此类,时间一久使我认为,这个世界好无聊……有时甚至会想,死了才好。  相似文献   
57.
李健 《中学文科》2009,(1):134-134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文章记录了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文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深谋远虑、精明强干、睿知机敏、沉着冷静,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军事家曹刿的形象。而文中另一位“陪衬”人物鲁庄公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大多数教学参考书都把鲁庄公看做是一位见识鄙陋、轻率鲁莽、缺乏政治远见而又没有军事指挥才能的庸君,我认为有失公允。如果我们能进一步研读课文,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换一种角度重新审视鲁庄公,就不难发现,在他身上还是有许多被忽略的优点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58.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的第一篇文章[1],也是《古文观止》中选录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在文学、史学方面的价值由此也可见一斑。前人对该文已多有论述,但论述的重点都主要集中在文章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上,很少论及该文的叙事构思艺术。其实,作者在该文的构思上是颇费了苦心的。  相似文献   
59.
《安徽教育》2010,(7):8-8
<正>本刊讯6月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一行到歙县,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的行知学校调研非遗传承工作。歙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歙砚之乡"、"徽墨之都"、"文房四宝之城"、"文物之海"的美誉,这里拥有歙砚、  相似文献   
60.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