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2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石朝阳 《收藏》2001,(12):69-70
中国在唐代开始出现了专事字画生意的画商。由于当时能向皇上进献名画不仅可以加官进爵,还可以得到大笔奖金,一些精于字画鉴别又有经济头脑的人,便开始专门从事书画的收购与贩卖,从中取利。这便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雏形。  相似文献   
33.
成为你自己     
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流传下来不多的明星县令,无它,其自成一体的书法耳!据说,这个扬州“八怪”打小喜欢书法,临摹历代名帖是每日的必修课。经过一番苦练,小郑的字写得几乎和名帖一模一样,足以乱真。但邻里乡亲和同行专家对他的字并不买账,小郑自己也很着急,抓耳挠腮也一筹莫展,只好比以前练得更加勤奋刻苦,寝食皆忘。  相似文献   
34.
主持人龙吟:天资聪颖,一生好学,再加上多位名师指点,郑板桥后来终于成为了大师!在本讲中,黄玉峰老师将一一为我们引见多位大儒,他们不仅教给了郑板桥学识,更是在精神气质方面深深地影响了郑板桥。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虽然出生于书香门第,但因家境贫寒,成才之路充满艰辛。他的读书经历,对我们不无借鉴之处。古人重家教,不过即使是父兄学问渊博,一般都要"延师而教"。但郑家饔飧难继,不得不由父亲立庵先生承担起慈父与严师的双重  相似文献   
35.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3,(18):32-33
主持人龙吟:正所谓峰回路转、苦尽甘来,一度卖画糊口的郑板桥.在年届四十之际似乎迎来了转机。他在科举考场上佳音频传,出仕有望。乾隆元年.郑板桥终于成为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读书人希望在考场上崭露头角,以此博取灿烂的前程。即便现在的学生也是如此,更不用说几百年前的清朝学子郑板桥了。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郑板桥大半生都在仕途之路上拼搏。在晚年《自序》中,他仍在说谋求官职"乃是正途",认为科举制度"其理愈求而愈精,其法愈求而愈密"。郑板桥的上述观点多少有些道理。现在,人们把科举制度一棍子打死,不免有些偏激。例如清朝的科举考试,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的一套规范,分童试、乡试、会试三种,乾隆二十六年以后殿试也成为了定制。童试即童生试,是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所谓"进身之始"。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称  相似文献   
36.
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也是颇受百姓赞誉的清正廉洁的好官;郑板桥为官强调自警之律,注意慎小防小;郑板桥主张止足之欲,在名利面前保持正确的态度;郑板桥心思旷远,爱民助民,为官一身正气,清正廉名,公私分明,不收不送;郑板桥还警示与教育他人正确对待名利,并嘱咐人勿忘寒士家风,在百姓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受到了百姓的拥戴。  相似文献   
37.
清代皇室书画活动在乾隆时臻于鼎盛,乾隆本人博雅崇文、身体力行,推动了书画艺术的发展。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等大型书画著录的编纂,到宫廷画院名家云集、佳作频出,无不显示宫廷内部书画鉴藏、创作活动繁荣昌盛的局面。对此,今人研究成果丰硕,然而对于宫廷之外皇族成员书画创作与鉴藏活动的研究却显得异常薄弱。活跃于乾隆时期的鉴藏家辅国公永璥,即是清代书画史、鉴藏史研究中长期被忽略的人物。本文从考索永璥交游入手,以文献与作品结合,梳理出永璥的交游轮廓与收藏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永璥的收藏活动和鉴赏水平进行初步探讨。这对研究游离于权力核心之外的皇族成员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就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删繁就简三秋树”,这是郑板桥关于写文章的一句诗,意思是作文不能主次不分,枝蔓芜杂,而应删繁就简,像“三秋树”那样主干突出,洗炼精当。写一般文章是这样,写新闻作品更应该这样。胡乔木同志在《短些、再短些》一文中说:“任何作品,特别是新闻作品,段落要短,句子要短。”这实际上是对新闻作品德语言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39.
郑板桥在谈到画竹时,把绘画创作的过程形容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分别代表观察、构思以及最后的表达,这也很适用于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三个基本的艺术创作环节,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多看——要学会观察。作文是客观世界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指导学生观察客观世界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第一步。观察什么?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不会观察,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文思就容易枯竭。(一)定向观察。也可以叫做…  相似文献   
40.
明月松间照     
油油绿叶,你是否采摘最美的那片?落落余晖,你是否想拥有最暖的一缕?茫茫人海,你靠什么做出无悔的选择?当你背负着生活赐予你的累累伤痕痛不欲生时,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