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6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先前大多数人认为郭嵩焘是洋务派中的一员。本文从经济、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把郭嵩焘和洋务派进行了比较 ,认为他应属于资本主义改良派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42.
郭嵩焘坎坷的经历,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其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呈现出直通心灵,见真性情的特征。他着重于传统诗教的伦理功能,诗歌中表现出对亲人强烈的爱怜之情,常含对友人真挚的勉励、眷念之情。他宦海沉浮,远涉重洋,诗歌中表现出对家国的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43.
郭嵩焘坎坷的经历,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其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呈现出直通心灵,见真性情的特征。他着重于传统诗教的伦理功能,诗歌中表现出对亲人强烈的爱怜之情,常含对友人真挚的勉励、眷念之情。他宦海沉浮,远涉重洋,诗歌中表现出对家国的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44.
郭嵩焘出使英法期间对西方社会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其经济思想因此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出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思想特征,他要求转变传统的封建经济政策,鼓励私人投资,推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现封建农业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转变,并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45.
张静 《绥化学院学报》2004,24(1):105-107
作为湖湘文化近代产儿的郭嵩焘自觉继承它的优良传统,对其求真务实作风进行独特阐析,对其服务现实本色进行极力张扬。郭氏超越湖湘文化粗浅层面,把重农抑商传统向重商求富的方向飞跃,把理学道德层面向中体西用结合的方向飞跃。他还对湘省弥漫的守旧的风气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对湖湘文化的缺憾进行有胆有识的批判。  相似文献   
46.
郭嵩焘归隐缘由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隐即退出官场回到民间或故乡隐居。郭嵩焘的归隐观的内涵是丰富的,它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一种迂回的人世。宦海风波战乱风波和家庭风波是其归隐的外因,而个人性格是其归隐内在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47.
郭嵩焘身处晚清之际,其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同时又表现出郭嵩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强烈济世心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伤时悯民的人文关怀,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48.
马菡 《兰台世界》2013,(10):60-61
晚清传播西方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郭嵩焘历来主张兼容并包、经世致用之学,这种相对开放且讲究实用的思想意识为他后来认同和接纳西方文化、形成西方文化观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丰富的西方文化观内涵,与一般洋务派不同而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49.
晚清著名公使郭嵩焘与薛福成均为近代中国西学东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其《伦敦与巴黎日记》《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反映了我国早期驻外使官对西方图书馆的接触和认识。研究和比较他们的图书馆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图书馆观念的形成以及图书馆史研究的深入。参考文献20。  相似文献   
50.
段清 《文教资料》2009,(28):9-11
旅外游记文学作为近代中国散文的一部分.以一种“新意境”的范式在中国散文史上熠熠生辉。本文对出国考察人员郭嵩焘、黎庶昌、薛福成的旅外游记展开论述,试图从中管窥中国近代转型期的游记文学对中国散文的近代变革所起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