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6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81.
郭嵩焘是最早从立国之本的高度关注“人心风俗”的思想家。这种认识的形成与他个人的独特经历是分不开的。他为后来者探索中国富强的道路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2.
马美著 《中国编辑》2012,(5):26-28,34
文章从主编选择和图书定位、资料收集、整体设计、全集加工等方面对《郭嵩焘全集》的编辑历程做了回顾,反映了编辑在全集出版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智慧,强调了编辑加强个人学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3.
程军栋 《兰台世界》2012,(36):93-94
郭嵩焘作为中国晚清首位驻英大使,在19世纪末期中西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跌宕碰撞过程中,郭嵩焘以满腔的爱国情怀演绎了一段出彩的外交生涯,在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上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84.
晚清时期的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中国以及清朝政府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面对这种局势,晚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也在积极寻找自救、自强之道,并且作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是效果却事与愿违,近代中国在晚清政府的统治下还是不改灭亡趋势.  相似文献   
85.
马嘉理事件震怒了英国政府,引发一场国际争端。应英方强烈要求,中国派出郭嵩焘为首任大使,前往英伦赔礼道歉。郭氏为平息滇案,奏请严惩主谋岑毓英,不料招致风波,朝廷上下一片非议。然而郭嵩焘最终顶住重重围攻,出任大使。威妥玛横蛮强硬,使郭的交涉再三受挫。但地充分利用英国民间团体进步的舆论支持,不屈不挠地与英外相作斗争,后来妥然解决了滇案。郭嵩焘也为《烟台条约》争执的厚墙壁打开了一个缺口,为继任大使曾纪泽最终签约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86.
郭嵩焘以洋务见称,关于郭嵩焘是如何处理和看待教案迄今尚未见专题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概括郭氏处理教案的原则为掌握时机、地方官要知洋情、讲求应付之方三方面。这些原则,依今天的标准看来,仍不失为适宜恰当,但并未见重于时,他个人的挫折其实就是中国处理外交事件的曲折。  相似文献   
87.
郭嵩焘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发,提出了“查理、势而求应付、了事之方”的外交方针,具体措施包括:在“倾诚以外国相接”的前提下,“通知洋务”,寻求“应付之方”;主“和”;制定商法,按一定成案处理中外纷争;严守条约,对教民与当地人民严加管束;慎选使臣等几个方面。郭嵩焘的外交思想是在“经世致用”的思想指导下对当时局势进行反思的结果,因此也必然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88.
陈三立是中国古典散文谢幕时期的一位大家。他的古文观在秉承前人“经世致用”之说的基础上,不标宗派,不立门户,力避雷同,反对迂执墨守,主张应广泛学习古人并能融会自出,自成一家之文。此种观念,在当时颇有现实意义和代表性,体现了宝贵的独创精神。  相似文献   
89.
郭嵩焘是近代中国合西学先驱和经学宿儒于一身的第一人,他的教育思想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他的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学习西方教育,以图自强,这可从他对教育地位、教育改革、教学教法、留学教育等几个方面的认识中反映出来。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于当时,而且惠及后世。  相似文献   
90.
郭嵩焘出使英法期间对西方社会经济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其经济思想因此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出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思想特征,他要求转变传统的封建经济政策,鼓励私人投资,推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现封建农业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转变,并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