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同学们,你们知道"阳关"吗?提到"阳关",你们是不是一下子就想起了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那首《送元二使安西》了呢?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相似文献   
12.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一作《渭城曲》,后人又称"阳关三叠"。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长安任职时为送别友人元二出使安西都护府所作,是著名的送别诗。  相似文献   
13.
安北都护府是唐朝管理北方边疆的军政机关.安北都护府曾经三更其名、八迁治所.安北都护府对碛北地区诸羁縻府州实施管辖的历程,大致可分作前(647-688年)后(689-784年)两个时期,后期又可细分为3个阶段.而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并未设立"瀚海都护府".也不存在所谓圣历元年(698年)安北府迁驻单于都护府故城之变化,是年,安北府仍旧驻在河西走廊的"西安城".  相似文献   
14.
对岑参在北庭期间创作的"西征诗"所涉及史实,诸家论述多有分歧。根据现有史料,西征的对象应是葛逻禄东支。西征顺利解决了由漠北进入北庭的葛逻禄东支的问题,使葛逻禄汗国、回鹘汗国及唐朝在西域的利益得到协调,对盛唐以后北庭地区的安定,回鹘与唐关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唐西州官吏的入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西州官吏有门荫、科举、勋官、流外入流四种入仕途径.门荫又分武途(担任千牛、三卫)、文途(充当馆、国学生)和斋郎、挽郎三种类型.科举有明经出身,显示了与门荫结合的特征,有武举出身,比史籍记载武举正式立为科举科目早20多年.勋官有入仕、未入仕两大类,西州四个折冲府中低级官吏主要是本地人,其中有许多是立战功获得勋官而入仕者.流外入流在地方政府中是否存在,史无明载,学术界意见不一.都督府的管辖范围、府史称呼及待遇与州县不同而与都护府相似,应存在流外入流.西州都督府有流外入流的案例.西州作为唐朝的一个组成部分,官吏的选任权掌握在中央.  相似文献   
16.
安南都护府是唐朝设置在南部边疆地区的重要军政机构。唐代中央王朝主要通过安南都护府实现对南疆各正州和羁縻州的有效控驭。尽管唐从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出发,对南疆羁縻州的控制与管理采取了与正州不同的统治方式,但从根本上而言安南都护府辖下不管正州或羁縻州,无非政权形式的差异而已,统由安南都护节制,同属唐帝国国家主权之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则并无二致。唐代在南部边疆地区所推行的这种酌依其俗、灵活制宜的羁縻政策,并不强行国家权威在岭南一隅的一蹴而就,却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旨在通过羁縻州制渐进式地推进国家力量在南部边疆的渗透。而安南都护府辖下正州、羁縻州之行政地位升降变迁的历史现象,实质正生动地演示了唐代国家权威在南部边疆或强或弱的渗透进程。  相似文献   
17.
对分藏于中国、日本的数件吐鲁番文书 ,进行了初步的整理与研究 ,确认俱属贞观十七年 (643 )安西都护府户曹审理文案 ,进而指出贞观十七年是唐代西州官府对当地民户进行全面清理、调查、统计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7世纪中叶,唐朝灭西突厥汗国以后,在西域建立起军政合一的都护府制度进行统治。都护府制度有力地执行了唐朝的政令,完成了管理西域、保卫祖国边疆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综合考察历代辽宁地区的行政机构设置,可以看出具有一些独特的区域特点.在行政管理人员的民族构成、行政层级划分、行政职能分配、行政区的地域划分和民众统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地区特色,同时由于政治状况和民族关系的复杂,使古代辽宁地区的行政建置具有明显的断代性,从而可以划分出几个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唐朝末年,渤海政权的势力是否达到辽南地区,这在学术界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这里认为,9世纪中叶以后,渤海国已占领辽阳以南之地,公元900年前后,这一地区又被契丹政权所夺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