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640篇
科学研究   270篇
各国文化   130篇
体育   239篇
综合类   381篇
文化理论   82篇
信息传播   52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981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1004篇
  2010年   846篇
  2009年   862篇
  2008年   933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394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浙江档案》2004,(3):41-41
宋代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惟一自始至终实行专利榷酒政策的封建王朝。宋代榷酒形式在全国通行的有三种,官监酒务(酒库)、特许酒户和买扑坊场。宋代在州府县所设酿酒卖酒曲、征收酒课的机关称作酒务。酒务设两种性质的监官,一种是专掌酒榷的行政管理人员,监管酿酒生产过程;另一种是专督酒课的官吏,由他们负责征收酒税。宋代官府卖酒的主要形式是地方官府自己设立酒楼、酒店(肆)出售。那时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因而以官府酒店为轴心,在各地形成了批发零售网点,允许私商小贩或特许的酒户在官府设立的酒席、酒楼取酒分…  相似文献   
62.
“仿拟”是一种修辞方式,即仿照现成的、通行的词语、句章、韵律,改变其中的语言成分,造成一种意义相反或相似、相近的新的语言形式。在新闻标题中运用仿拟手法可以为标题增色。如:  相似文献   
63.
笑一笑     
林枫 《出版参考》2005,(10):12-12
吉利话;头发与胡子;约会时间;你开始追我;南方人;人走酒留;过夜;游泳;大喜的日子;吹牛家;冬天;吃饭的。  相似文献   
64.
酒殇     
“有水的形状,火的性格”——这是艾青笔下的酒。是赞美?还是警诫?在我,宁愿理解为后者——水火无情。  相似文献   
65.
农村诗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杜甫的农村诗面貌独特,对农村生活的叙写多面、细切而又深挚。这种独特性,主要来自杜甫对农事的亲身涉猎,对农民的真情相待,对农村生活的深切体察,及对自身所遭遇的窘迫生活的真切感受等方面。  相似文献   
66.
柏铭久是三峡诗界的一块碑,与他同时代的人很难掂量出这碑到底有多重。雨果曾经说过:"欣赏平凡的东西和小山是容易的;可是那些过于高大的东西,不管是一座高山或者一个天才在离得太近去看的时候,是不那么容易看明白的。"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似文献   
67.
奇怪的植物     
正醉人的植物酒能醉人,不足为奇。令人惊奇的是有些植物亦有醉人的功能。在坦桑尼亚的山野中生长着一种木菊花,又称"醉花"。其花瓣味道香甜,人和动物只要一闻到它的气味,立即就会变得昏昏沉沉。如果是摘一片尝尝,用不了多久,便会醉倒在地。坦桑尼亚还有一种能溢出美酒的毛竹,叫酒竹。这种酒只有30度,质纯味美。一些吃幼竹的动物或以酒竹汁液解渴的动物由于贪食,  相似文献   
68.
玉东西考     
两宋史料中有关于玉东西的记载,但对于玉东西的确切含义从北宋始就有争论:有人认为表示酒杯,有人认为表示酒,还有人把两者结合起来。其实,玉东西起源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原意指酒,和表示事物的东西一词并没有渊源关系。笔者认为表示酒杯的众多辞书当加以订正。  相似文献   
69.
黎宇 《高中生》2011,(11):63-63
一个人晚上出去打了10斤酒,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个朋友,恰好这个朋友也是出来打酒的。不过,酒家已经没有多余的酒卖了,且此时天色已晚,  相似文献   
70.
于东坡诗而言,禅趣禅意渗透在审美趣味、创作思维、语言运用、意象撷取、题材选择、意境营造上;渗透在其独具特色的旷放豪迈归于雅淡自然、清静幽远的艺术风格中;渗透在其机锋敏锐的议论、深邃透辟的思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种种翻案、妙喻和谐趣、奇趣中。东坡诗中的禅影由无至有,由隐至显,最终达至诗禅浑融一体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