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G-三链体(G3)由三段连续G碱基的富G序列组成的,因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和特殊的结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G3序列能结合硫磺素T(ThT)发出强荧光,以此作信号报告分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3分子信标(MB)的T4多聚核苷酸激酶(PNK)荧光检测新方法。有T4 PNK时,P1的5’末端被磷酸化,P1/G3MB双链结构中的P1被外切酶酶切,封闭在G3MB中的G3序列不能结合ThT,得到弱荧光信号。无T4 PNK时,P1/G3MB双链结构能阻止外切酶酶切,G3MB被打开,释放G3序列结合ThT荧光增强。该方法对T4 PNK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002~0.01 U/μL,检测限为0.0002 U/μL。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和选择性高等优点,并可用于T4 PNK酶活性抑制剂的评估。  相似文献   
42.
祖靓  朱荣 《体育科学》2013,(9):77-84
目的:研究力竭运动对C57BL/6小鼠骨骼肌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探讨AMPK在骨骼肌自噬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方法:8周龄C57BL/6小鼠96只,随机分为AICAR注射组,力竭运动组,Compound C注射+力竭运动组及相应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在AICAR注射后1h,2h和6h或在进行终强度为11m/min的力竭跑台运动后即刻,3h,6h,12h,24h取材,每组6只。通过ELISA法测定AMPK酶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ULK1,ATG 7,LC3,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法测定AMPK/ULK1结合量。结果:AICAR注射后1h时AMPK酶活性、p-ULK1、AMPK/ULK1结合量、LC3-I和LC3-II显著升高(P<0.05),LC3-II/LC3-I比值显著增大(P<0.01),ATG 7、Beclin1显著下降(P<0.05),p62变化不明显,2h时除LC3-II显著下降外(P<0.01),其余指标基本恢复;力竭运动组AMPK酶活性,p-ULK1、AMPK/ULK1结合量,LC3-I和LC3-II运动结束即刻增加非常显著(P<0.01),LC3-II/LC3-I比值显著增大(P<0.01),恢复期(3h、6h、12h、24h)显著下降(P<0.01),ATG 7、Beclin1和p62运动后即刻显著下降(P<0.05),恢复期ATG 7始终低于对照组,Beclin1和p62逐渐恢复;Compound C注射+力竭运动组AMPK活性,p-ULK1含量和AMPK/ULK1结合量基本不变,LC3-I,LC3-II和LC3-II/LC3-I比值在运动后变化同力竭组一致,但显著低于力竭组(P<0.05),ATG 7,Beclin1变化同力竭组,但显著高于力竭组(P<0.05),p62在运动后即刻显著升高,恢复期(3h、6h、12h、24h)显著下降(P<0.05)。结论:AMPK是骨骼肌内细胞自噬的重要调节因子,力竭运动可以通过AMPK/ULK1途径显著提高骨骼肌细胞自噬水平,但AMPK/ULK1并非是调节骨骼肌细胞自噬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43.
研究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抑制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和对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表达的影响。采用HE染色检测28 d假损伤组(S组)、损伤组(I组)和损伤 Tet治疗组(Tet组)血管形态学改变;分别使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I组和Tet组7、14、28 d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p38 MAPK和MKP-1表达的变化。结果为:①28天S组血管壁各层结构完整;I组新生内膜(NI)面积显著增加,管腔面积(LA)显著缩小;Tet组NI增殖较I组明显减轻,LA增加。②损伤后7 d,Tet组与I组之间血管壁SMα-actin、PCNA、p38 MAPK和MKP-1表达基本一致,NI增殖程度亦基本相同。Tet组14和28 d,血管壁中PCNA和p38 MAPK表达均低于I组;而MKP-1表达均高于I组;14、28 d SMα-actin表达均略高于I组。因此Tet可不同程度地拮抗内膜损伤后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调节,抑制VSMC表型转化,继而减缓NI增殖。  相似文献   
44.
细胞在静息状态下,NF-κB与一组抑制蛋白IκB家族成员结合而存在于细胞质中.在诱导因子刺激下,IκB磷酸化、泛素化,随后被蛋白水解酶体降解,释放NF-κB,使之进入细胞核结合DNA,调节多种基因的表达,NF-κB在免疫系统和炎症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NF-κB信号调节通路的研究将为炎症性疾病开发特殊的治疗方法提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45.
应用型纳豆菌培养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纳豆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了旋转摇床对比实验,碳源含量和培养时间对比实验,及不同碳源、不同时间下pH测定。结果显示,进行纳豆菌培养时以摇床恒温(32℃)液体培养,接种量3ml/100ml,碳源含量3g/100ml,液体培养18h进行接种到大豆发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6.
发酵液中纳豆激酶盐析法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纳豆激酶(Nattokinase)的粗纯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从初筛的10株纳豆杆菌(Bacillus natto)中筛选出一株高产纳豆激酶的菌株,用液体发酵法将其发酵,产生的纳豆激酶采用硫酸铵盐析法进行粗提纯.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铵盐在70%饱和度时提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7.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球菌是革兰阳性球菌中的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空气、水、土壤等,同时存在于人体、动物体的皮肤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绝大部分不致病,少数可引起人类感染,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主要是因为其产生大量的侵袭性物质,如:各种酶类,多种毒素和菌体的一些成分等等.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主要酶类有:凝固酶、耐热核酸酶、葡激酶等;产生的主要毒素有:肠毒素、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等.目前国内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检测方法和作为超抗原的致病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3-溴丙酮酸(3-BrPA)处理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观察3-BrPA对线虫的毒性和生存周期的影响。通过秀丽隐杆线虫RNA干扰(RNAi)和突变株,分析3-BrPA对线虫糖酵解途径己糖激酶家族和药物代谢的关键酶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家族的影响。创新点:首次报道了3-BrPA对秀丽隐杆线虫有毒性作用,己糖激酶是3-BrPA对线虫作用的重要靶点,而CYP-35A家族是线虫代谢3-BrPA的主要酶类。方法:用不同浓度的3-BrPA处理秀丽隐杆线虫,每24 h监测一次存活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RNAi沉默己糖激酶家族基因hxk-1、hxk-2和hxk-3;计算3-BrPA处理hxk家族RNAi株和细胞色素P450 cyp-35家族突变株后的致死中浓度(LC50)。结论:3-BrPA对线虫有明显的毒性效应(图1);与对照组比较,3-BrPA处理组的线虫平均寿命明显缩短(图2);3-BrPA处理线虫后hxk-1、hxk-2和hxk-3的信使RNA(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图5);3-BrPA处理hxk RNAi株后的LC50均减小(P<0.05,表5);3-BrPA处理cyp-35突变株后的LC50也均减小(P<0.05,表6)。综上所述,3-BrPA的毒性与其对秀丽隐杆线虫己糖激酶代谢的影响密切相关;CYP-35家族在线虫中对3-BrPA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9.
<正>例题(2012年高考江苏卷第23题)图1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50.
范晓萍 《生物学教学》2012,37(10):30-31
浙科版《生物学》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涉及众多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本文对教材中的几个问题解释如下。1在筛选抗赖氨酸类似物突变体时,为什么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水平会升高教材中提到"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赖氨酸类似物,能够筛选出抗赖氨酸类似物突变体,其中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水平升高,等等。"这些物质的水平为什么会提高呢?赖氨酸的合成途径可分为两种,即天冬氨酸途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