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5篇
教育   324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滁州学院学报》2021,(3):68-73
革命精神的传承就是从革命事件、人物中挖掘、宣传、弘扬其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与时代要求相链接的具体内涵、共性品质和思想价值。本文以重大革命事件立夏节起义为着眼点,阐述革命先辈担当精神的具体内涵,分析在新时代革命精神对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培育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意义,突出其当代价值,强调从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两个方面提升革命精神传承的有效路径,使青少年深化对革命精神的认同,弘扬革命精神,让革命精神在传承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62.
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曾奏劝咸丰皇帝不要养成“恶直而好谀”的习性,其实,“恶直而好谀”与其说是养成的习性,不如说是天性。一次,曾国藩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曾国藩问:“你们以为我怎么样?”众人低首沉思,忽然走出一个管抄写的后生,他插话道:“曾帅是仁德,人不忍欺。”后生告退,  相似文献   
63.
一、19世纪以来的“立宪”诉求与“杜马”命名的俄国议会 “立宪会议”按今天的通常译法即制宪议会或宪政议会。这种思想在俄国由来已久,它是沙皇专制向政治自由和分权制衡转变的关键步骤。在俄国最早提出向宪政制度转变的是亚历山大一世身边的体制改革派“密友委员会”。  相似文献   
64.
锡克族是一个典型的宗教民族,在1857年民族大起义中,锡克族站到英国殖民者一边参与镇压起义,被殖民者所利用,成了殖民政治的行动工具;但从印度历史的转型和锡克族的历史特性来看,锡克族成了宗教民族主义报复者,客观上还充当了印度历史旧秩序——莫卧儿王朝宗教压迫的报应执行者,这是其宗教民族主义在印度历史发展不平衡规律下的使然。  相似文献   
65.
统观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他十分关注冀东的革命和建设。他发动了辛亥滦州起义,两次亲临唐山考察,提出建设北方大港的设想,支持唐山国民会议促成运动。  相似文献   
66.
拜上帝教这一宗教组织形式及其教义在太平天国运动发起及上升时期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伏下了祸根,当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转衰时,其消极作用逐渐占了上风,并且是导致太平天国的“天京之变”和最后彻底失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
徐特立在八一南昌起义中成功争取姜济寰,对起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起义的准备阶段起了掩护作用,使起义的准备工作进展顺利;起义中,部分地方武装力量参与起义,使起义迅速成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起义军的战争减员;起义军南征时,大大减少了战事;稳定了南昌秩序,安定了民心;有利于起义军筹集粮饷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8.
义和团运动涌现出了许多著名首领人物,而能够不屈不挠斗争到底,并身历运动之始终者只有赵三多一人。本文详细考证了赵三多发动、领导和参加的三次重要起义,着重论述了第三次起义(即景廷宾为元帅,赵三多为主将的厦头寺起义)的性质和历史范畴,探索了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终结的轨迹。  相似文献   
69.
本认为辛亥革命在全国各省情形各异,云南“重九起义”在全国各省响应辛亥起义中具有自己鲜明和突出的特点,并在辛亥革命中有着重要的贡献和不可磨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0.
清乾嘉之际白莲教“当阳教团”中一些胥吏成为起义首领。胥吏与城乡各阶层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亦为他们传播与扩散白莲教的宗教网络。业缘关系、衙役的差派体系以及血缘、地缘关系等,是胥吏群体内部习教以及在城乡社会中传播与扩散的重要途径;通过上下级衙门公务往来而形成的胥吏关系网络,白莲教得以打破地域界限进行长距离的扩散。这些都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晰白莲教的扩散方式与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