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5篇
教育   324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以震惊滇中的辛亥永昌起义首倡人物杨振鸿生平经历,展示出辛亥永昌起义艰难险阻的战斗历程.  相似文献   
92.
由于某些史书的原因,黄兴在粤、桂、滇边的革命活动中的作用显然被低估了.低估的原因在于:黄兴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不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明白黄兴钦州一行的重要性,仅仅是把它看成一次普通的策反活动;以成败论英雄,一个军事失败的人能称之为英雄吗?对于黄兴的革命活动没有给出一个正确的认识.综合当时的复杂形势与黄兴实际作用,黄兴实为这一时期革命真英雄,革命真领袖.  相似文献   
93.
在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纪念碑的"筹款代表"名录中,第一人就是邓泽如1909年4月初,孙中山的告急信飞至他的同志、中国同盟会马来亚瓜拉庇劳分会会长邓泽如手中。"弟处已绝粮矣,而办事要人,尚有十余人在此相依,而日内又有安徽省与熊成基起事之同志炮兵队长管带洪承点等来星(新加坡),皆不能不招呼。故暹仰二款未到之前,尚须三百元(叻币,英殖民政府发行的货币,下同),乃足支月内之用,此又不得不恳足下等供给一月之费。"  相似文献   
94.
辛亥黄花岗起义是集同盟会精英的破釜沉舟之役,一直被视为辛亥革命的重要前奏。起义爆发时原定姚雨平、胡毅、陈炯明三路选锋未能行动,致使黄兴一部孤军奋战,可谓是导致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关于姚、胡、陈三路选锋未能行动的原因历有争论,总体而言可分为两种主要观点,即"因故愆期说"和"有意避战说"。本文主要从忆述史料的细节处入手,从对姚、胡、陈三路选锋起义时之情状的逐一详细分析以及对胡汉民之伪说的甄别与反驳,多方面论证了姚、胡、陈三路之未动无故可因,无期可愆,纯系有意避战,所谓"因故愆期说"实不足信。故而从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持"因故愆期说"史书的不实记述,弥补了以往持"有意避战说"史书皆有论无据的缺憾。  相似文献   
95.
刘晨 《云南档案》2012,(12):29-31
<正>杜文秀,字云焕,号百香,回族,云南永昌府保山县人,生于道光七年(1827)。(关于杜文秀生年的考证,参见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644~2645页。)文秀本姓杨,名秀出生于一个回族商人家庭,10岁时承嗣舅家,从舅姓,取名文秀。文秀自幼聪敏好学,14岁考中秀才16岁补廪生。为人刚毅坚韧,"精力强壮,忠直廉洁,素为众人所敬仰"([法]罗舍著、李耀商译:《云南  相似文献   
96.
陈雷 《兰台世界》2012,(19):34-35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安徽于11月8日宣布独立。独立后的安徽不同势力在进行着激烈的较量和博弈,从而使政局出现多次变动。在这一时期,北洋重要将领倪嗣冲先是率军攻占颍州,与淮上军对峙,阻止南方革命党的北伐,使安徽处于南北对抗的局面之中,后又在1913年南下进攻讨袁军,以武力统一全省,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长,总揽军民政务。自此直至1920年,倪嗣冲一直主政安徽,所部安武军是北洋集团的一支重要  相似文献   
97.
李娜 《考试周刊》2012,(61):27-28
晚清成同之际甘肃发生了以回族为主体的反清斗争,它是当时西部各种社会矛盾综合作用的产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门宦制度、自然环境、回汉民族关系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回民,最终促成了晚清甘肃回民起义的爆发。  相似文献   
98.
自立军起义是继广州起义之后,首次依靠民间会党致力于推翻清政府统治并带有资产阶级革命色彩的运动,可谓是辛亥革命的先声。尽管这次起义历时不长,但却从多个方面暴露了清政府在应对危机时的诸多问题,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社会控制能力的弱化、社会舆论的失控和政府自身资源的内耗。清政府最终走向覆亡,上述因素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99.
湘南起义是中共武装斗争史上一次颇具影响力的重大武装起义,是在毛泽东同志的策划、布署、指导下发生的,又是在他亲自参与、领导下胜利完成伟大战略转移的。湘南起义由南昌起义军余部1000余人重举义旗,最终壮大到一万余人上井冈山,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众多早期武装起义中唯一一次胜利的起义,它为开辟井冈山红色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没有湘南起义就没有井冈山割据的辉煌,但由于下湘南是毛泽东一生的痛,毛泽东从来就"不提及"湘南起义,由此,使得一次完全应与三大起义媲美的革命事件被排斥到"其他武装起义"行列中,甚至被当作"南昌起义"的尾声一笔带过。这是对历史的不公。  相似文献   
100.
1928年,正值人民政权日益巩固,革命运动步步深入之际,反革命湘粤“会剿”开始了。蒋介石纠集各派军阀势力,从湘粤两省调集九个师的兵力,直扑湘南起义总指挥部的所在地郴州。湖南敌军前线指挥部设在衡阳,广东敌军前线指挥部设在曲江,对湘南革命武装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而资兴接近江西、广东,是广东敌军扑向湘南的要地。因此,资兴当时在敌我双方的战略位置上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