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32篇
科学研究   9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5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诸葛亮由一个普通的历史人物演进为古今忠臣的代表和智慧的化身。其人性色彩逐渐褪去,文化符号逐渐彰显。民族审美心理对诸葛亮的重塑使得“诸葛亮”由专有人名变成了特定的文化符号。这也是“诸葛亮”具有超时空的生命力和渗透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评估是有效规范和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的一种手段。当前要做好民办高等教育的评估工作,除了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数据的有效获取、权威评估专家等条件外,还需要我们在观念上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3.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它是大学的灵魂,在大学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代,大学精神却失落了,给大学和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重塑大学精神,成为当代大学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94.
在"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及教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教师角色的变化,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重塑,并对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教师角色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
以"离农"为价值取向的乡村教育加速了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衰落,导致了乡村教师信念的失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发展提振了信心,也为乡村教师信念重塑提供了契机.从乡村教师信念重塑的背景来看,应该是国家民族发展题中应有之义,是乡村社会百姓的人文需求,是乡村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诉求.从乡村教师信念失落的现实考察可以发现,城乡二元的延续和异化导致回不去的乡村、从"同质化"到"城市化"的教育嬗变导致乡村教育的式微和乡村教师的失落.从乡村教师信念重塑的内涵来看,可分为三个层次:扎根乡村的理想信念,基于乡村、通过乡村、为了乡村的教育信念,立足乡土的教学信念.乡村教师信念重塑的路径有:自我激励和反思,在价值认同中铸牢信念之基;通过交流合作与研修培训,保持信念系统的生命力;注重乡土文化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凸显信念的现代性;教育管理部门转变角色定位,为乡村教师信念重塑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6.
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序不仅是现实中国的重要问题,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和基础,而且也是古今中外思想家、社会学家追求理想社会的价值诉求。解读他们重塑社会秩序的理想,认清我国转型期出现的社会秩序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文化身份认同关系到个体的自我归属和精神命运,文化身份的不确定性和分裂会导向主体的焦虑感和无根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身份具有流动性,差异性、断裂性的特点,传统文化身份的恒定性,单一性受到了挑战。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她感受到黑人对族裔文化传统的遗忘导致自我缺失,通过黑人族裔文化身份历史流变的书写,寻求白人语境中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重塑和建构。  相似文献   
98.
信息社会为教育理念的重塑提供了契机。在宏观层面,新教育理念的重塑策略为从制度化教育到人性化教育;在中观层面,新教育理念的重塑策略为关注教育关怀;在微观层面,新教育理念的重塑策略为身份的重建。  相似文献   
99.
学生评价的伦理缺失及价值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学生评价存在着伦理缺失的问题,失落了其应承载的伦理价值。要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必须重塑学生评价的伦理价值。一、学生评价的伦理缺失 1.评价目的的异化学生评价本来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的学生评价从评价目的上看,主要还在学生之间进行区分,继而进行选拔和甄别。学生评价异化成一种促进学生分等级、进行优胜劣汰的强制性工具,异化成精英教育得以推行、发展的催化剂。当学生评价机制变异为一个纯粹选拔与淘汰的无情的机械工具时,其价值功能就已经丧失殆尽,带来的是它的反社会化。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被这个工具所扼杀,学生的理性、智慧和思想被这个工具所扭曲。这样异化了的学生评价无疑是违背伦理的。  相似文献   
100.
动态空心圆柱扭剪仪(HCA)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复杂、最尖端的室内土动力学试验设备。为了配合空心圆柱扭剪仪重塑样的制样,依据传统三轴重塑样击实器的原理,研制了空心圆柱重塑试样的击实器,来控制重塑样的相对密度和均匀度。实践证明,击实器可以满足重塑样制样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