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32篇
科学研究   9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5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ChatGPT的强势崛起,引发了教育领域的巨大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在为教师教学提质增效的同时,也给教师发展带来了全新挑战,如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被撼动、师生关系中的教师角色面临转型。推动教师角色重塑,成为当前亟待完成的重要工作,应该从以下方面着眼:教师要基于ChatGPT带来的知识生产改革,扮演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合理利用ChatGPT数据采集功能,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分析师”;通过知识教学思维训练的创新,成为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者”;基于全面育人的深层次需求,转变成学生道德的“引领者”与情感的“陪伴者”;借助ChatGPT的远程通信技术打破时空壁垒,成为共享交流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97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形式,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基本手段,也是推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就是突出教师“共享”地位,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建立“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新形态,实现课程重塑。当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存在线上视频学习“学而无人”、章节测试“答而无思”、互动问答“量多质低”,以及线下教学课前准备“我行我素”、课中互动“貌合神离”、课后反思“形大于实”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从MOOC“精装上阵”、教师“放权于生”、学生“自我导向”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73.
刘萍 《大学教育》2023,(3):81-83
文章以现代大学精神的重塑为视角,分析现代大学精神与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之间的关系,阐明现代大学精神赋予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内涵与新内容,强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是当代高校办学底蕴之一,并从大学精神的保持和发扬方面探析大学精神重塑下的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74.
惯习属于典型的学校文化场域中的一种性情系统,它的产生是多元的、复杂的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对该场域的行动人员的思维、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具有难以改变属性的特点,对学校文化场域的形成、学校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将惯习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对其内涵进行学理性审思,认为在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中,惯习重塑有利于学校共同愿景形成、制度文化建设、主动权的掌控以及资源重新分配。明确办学理念,全员参与惯习重塑;找准定位,深化惯习特色;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惯习重塑赢在起点;深挖掘民族元素,传承民族惯习;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在实践中重塑惯习等路径是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75.
重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落实劳动教育有关要求。劳动教育应坚持以劳育人的价值导向,把握劳动教育与校本课程的契合点,开发适合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前,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存在课程目标片面化、课程内容智育化、课程实施浅层化、课程评价形式化等问题。应基于校本课程建设,重塑课程目标以突破片面性,重塑课程内容与实施以融入情境性,重塑课程实施与评价以回归主体性,提高劳动教育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