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10384篇
科学研究   708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163篇
综合类   377篇
文化理论   297篇
信息传播   867篇
  2024年   212篇
  2023年   945篇
  2022年   946篇
  2021年   843篇
  2020年   434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651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630篇
  2011年   786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740篇
  2008年   946篇
  2007年   711篇
  2006年   557篇
  2005年   551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高校劳动教育新的价值和内涵。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个人成长、高校建设以及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时代意义,深刻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立德树人要求,从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完善劳动教育方案、拓展劳动教育途径以及营造劳动教育文化氛围入手,构建劳动教育实践体系,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培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2.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尽管劳动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由于高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高中劳动教育的开展仍存在学生劳动观念偏差、教师劳动教育意识淡薄、学校劳动教育缺位、家庭劳动教育缺失等问题。为此,教师要注重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学校要开设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定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实现家校、社校的联合,通过改革评价体系,检验师生劳动教育的成果。  相似文献   
73.
针对目前工程训练类课程教材教学目标单一、课程思政和劳育功能薄弱、创新教育不强等问题,进行工程训练类课程的课程、教材和教学过程一体化建设。将劳动教育、课程思政和创新教育有机植入工程训练类课程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将纸质教学资源和数字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形成立体化教材体系;同时注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推进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过程的一体化,有效提高工程训练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4.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展学校劳动教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初步认识,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再到立德树人,学校劳动教育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回归,实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育人与育才的统一。新时代开展学校劳动教育一定要借鉴历史经验,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积极拓展劳动教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75.
当前国家明确要求开设劳动必修课。从“课”的一般结构流程和“劳动”的必备要素这两个方面出发,探求劳动课上教师指导的方法,通过图片辅助、口诀化解、剖析结构、化静为动、难点前置、错误预设等策略,使学生在观察中开展劳动导学,在诵读中达成形象记忆,在探究中发现关键要素,在研磨中进行技术突破,在互动中扫除劳动障碍,在纠错中实现有效避错。  相似文献   
76.
王盛军 《学周刊C版》2022,(26):124-126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学校、教师要注重渗透劳动教育,除了要专门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还需要在其他学科教育工作中渗透劳动教育理念,实现劳动教育理念的全方位、全方面渗透,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化的劳动教育成果。中学语文、思政课程具备较强的人文性功能,教师要在语文、思政课中渗透新时代劳动教育,这样既能够拓展语文、思政课知识面,还能够培育中学生积极的劳动情感,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7.
李金柱 《学周刊C版》2022,(12):187-189
新时期的教育是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劳动教育日益被重视,它被认为是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价值追求形成的关键阶段,落实劳动教育是必然要求。这不仅需要在德育工作中渗透,也需要进行课程开发,农村中小学也是如此。虽然农村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劳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还存在不足,对此需要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推进,从而切实发挥劳动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相似文献   
78.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社会进步有较强的实践意义。经过分析发现,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劳动教育教学中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在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被弱化,导致学生劳动和实践的机会比较少,缺乏劳动意识,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不善于劳动、轻视劳动。中小学生正处于培养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阶段,学校要注重开展家校共育模式,以此完善劳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9.
创造性劳动教育旨在把先进的劳动形态、劳动意识、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融入劳动教育教学,注重在真实社会情境和实践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劳动能力,体现人的主体性发展需求和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围绕创造性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教育者可以设计基于现实问题解决或现实任务实施的主题课程,以实验研究、探索创新为主的创新类课程,以及基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自选课程,构建起既融合又独立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让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契合学生成长需要,又满足社会的现实期待。  相似文献   
80.
在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下,“互联网+”已实现了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传统与互联网同步运作的“互联网+”模式。在这一背景下,企业与从业者的劳动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不同于传统的劳动关系,新型的劳动关系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对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探索分析,对“互联网+”模式下劳动关系的界定和管理进行认真研讨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切实地保障从业者的利益,规范市场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