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115篇
科学研究   150篇
各国文化   105篇
体育   192篇
综合类   367篇
文化理论   85篇
信息传播   59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863篇
  2013年   567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929篇
  2010年   783篇
  2009年   801篇
  2008年   881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547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411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Zaltman等根据时间和社会水平两个维度划分出六种类型的改变。个体的短期改变﹑个体的长期改变﹑群体的短期改变﹑群体的长期改变﹑社会的短期改变﹑社会的长期改变。本文通过使用该模型维度分析学校改进,以学校特色为切入点,对大同中学诗之校特色进行了研究,提出学校改进的一些本土经验,成长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2.
刘静 《语文知识》2011,(4):87-88
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十年来关于沈德潜编选的《清诗别裁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探讨了《清诗别裁集》的版本、选诗目的、选诗标准和诗学思想以及受到的当时文化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唐李商隐《人曰即事》诗中有句“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是说剪纸人形贴于家宅墙壁或屏风的习俗已久。而这种小纸人不仅具有护卫生活康宁的功能,同时也是人类本真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84.
苏轼的不少茶诗,渗透着禅学意蕴,将宋代禅茶文化的特色展露无遗。他以独特的艺术眼光,将茶、诗与禅三种元素融为一体,将禅意凝结于诗意与茶香之中,同时展现出诗人深邃圆融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85.
<正>在一些人物传记或简介中,总少不了对其家庭背景的描述。由此可见,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他的一生极其重要。而我认为,比环境更重要的,应该是在父母主导下所形成的家风。我家的家风,不同于古往今来的大家庭,它没有一板一眼的古训,也没有催人奋进的诗联,更多的却是父母行为上的引导,是举手投足间的示范,它很"接地气"。在我家,照顾日常饮食起居的是妈妈,她的一言一行传递给我很多学问,印象最深的是:对别人意  相似文献   
86.
生命是美好的,只有生命,才能享受美好,刨造美好。生命没有了,一切也没有了,如同一棵树,当它的生命停止的时候,它的包括绿在内的美丽也就销声匿迹了;如同一座城池,当它成为废墟的时候.它的繁华和灿烂也就不复存在了。古今中外的文人对废墟多有感叹,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也有精彩描绘:“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  相似文献   
87.
梁珍明 《广西教育》2015,(3):102-103
苏轼的不少茶诗,渗透着禅学意蕴,将宋代禅茶文化的特色展露无遗。他以独特的艺术眼光,将茶、诗与禅三种元素融为一体,将禅意凝结于诗意与茶香之中,同时展现出诗人深邃圆融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88.
沈荣 《考试周刊》2014,(59):34-35
<正>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优秀的诗歌语言精练含蓄、生动形象,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丰富的感情,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我校将诗文雅韵引进校园,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巧妙融入环境文化、课堂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之中,建构特色  相似文献   
89.
古代说理诗以其具体生动的形象生发议论的方式值得学习借鉴。该文结合高中作文教学实践,从三篇说理诗的赏析中得出以小见大、巧设比喻、言此意彼等说理方法,并以一篇学生的习作为例,评析反思了这些写作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