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184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27篇
综合类   9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杨黎 《成才之路》2013,(21):94-94
教学目的:①掌握侧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②理解侧向滑步推铅球的动作要领。③进一步体会最后用力。④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增强学生身体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682.
原地推铅球是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是以力量为基础,速度为核心的速度力量型项目。根据教学实践以及平时带训练队的经验,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原地推铅球这个项目中存在较多问题,诸如出手无力,动作脱节,出手角度太低等。结合学生反馈的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解决办法以及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683.
推铅球动作系统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等基础理论,对推铅球技术的连续图片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激发肌肉潜能,加速动作节奏,以适宜的角度、合理的高度和最快的出手初速度投掷铅球的规范动作标准。  相似文献   
684.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已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经之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685.
铅球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有着较大的需求,体能训练成为投掷项目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为提高铅球项目运动水平,在教学中要制定更为符合运动员训练和自身特点的体能训练方法,铅球运动员在训练中注意统筹兼顾,加强体能训练强度,丰富体能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686.
正"高中物理难学",这是很多人学了高中物理后的普遍感受,相对于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在学习内容、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坡度,从而也让高中物理成为所有学科中成绩最先分化且分化最明显的一门学科。其中,初高中衔接问题,就是一个让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物理成绩急转直下的重要因素。为了让学生较好地完成过渡,很多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努力:教材编写人员改变了教学内容的顺序,由过去的先讲力学改为了现在的先讲相对简单的运动学;商家们也纷纷推出了各类高中预备班初高中衔接教材;家长们则纷纷慷慨解囊,利用暑假让孩子进高中培训班提前学习,打好基础等等。作为学生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的"启蒙"老师,我  相似文献   
687.
背向滑步推铅球过渡阶段动作质量直接影响着铅球最后成绩。使用高速摄像机对参加2012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的两名不同水平男子背向滑步铅球运动员王广甫和贾鹏的动作进行拍摄,并对推铅球的过渡阶段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两名研究对象过渡阶段肩髋扭转程度不够,缩短了铅球的做功距离;右腿反作用力支撑时间较长,使得铅球获得的初速度较低。  相似文献   
688.
随着铅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运动员的选材也日趋重要。只有科学合理的选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铅球运动员选材的特征从比赛的层次及年龄不断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少年基础选材阶段,青少年初级选材阶段,成年高级选材阶段。在从每个阶段的身体形态,身体发育,身体素质指标,技能,遗传等,更直接客观的达到选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9.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三维录像解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对第11届全运会女子铅球决赛前八名运动员最好成绩投次进行关键运动技术研究,获取她们的部分关键运动学参数,同时和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的相应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背向滑步转身跳投技术按整体动作结构可分为后摆、滑步、过渡、双支撑和最后出手投掷五个阶段。2本研究再次证明了出手速度与比赛成绩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5。而出手角度和其他运动学参数与成绩呈中低度相关。3.本届全运会中冠军巩立娇6次试投平均成绩为19.60±0.46m;平均出手速度为13.47±0.24m/s,与世界级选手接近;平均出手角度为33.99±1.23°,低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平均出手高度为2.03±0.03m,距离抵制板的水平距离平均为-0.03±0.08m。4.前3名运动员李玲、李梅菊和巩立娇最好成绩投次质心最大分别为速度为2.84m/s、2.65m/s和2.91m/s,质心最大速度与成绩相关性不大。铅球的出手速度为12.69m/s,13.31m/s和13.84m/s,出手角度为38.5°、35.5°和33.9°,铅球的出手高度为2.09m、1.98m和2.06m。  相似文献   
690.
田径比赛规则规定,铅球比赛场地由投掷圈、限制线、抵趾板和落地区组成。但在基层学校的铅球训练和比赛中,因受学校条件和场地条件的限制,很少使用铅球抵趾板。在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偏远地区,铅球抵趾板在学校更是鲜见。这种状况,使我们基层学校的铅球比赛和训练蒙上了一层"乡土"色彩。拥有并使用铅球抵趾板,就成了基层学校解决铅球场地规范化、铅球训练和比赛正规化的必备条件。那么,如何在条件简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