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6篇
教育   5161篇
科学研究   1819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289篇
综合类   222篇
文化理论   118篇
信息传播   33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646篇
  2013年   517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824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632篇
  2008年   742篇
  2007年   668篇
  2006年   516篇
  2005年   650篇
  2004年   763篇
  2003年   702篇
  2002年   617篇
  2001年   602篇
  2000年   448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传统服务方式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为读提供更好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72.
73.
本文介绍和研究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自动化局域网的建设全过程,旨在希望尚未建网的中小型图书馆能引以为鉴,避免重蹈覆辙,突出“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74.
金融科技的发展,不是昨天和今天量的重复,而是质的飞跃。可以预见,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金融全球化的高度紧密结合,将使全球金融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网络金融时代,这是一个对金融服务业极富挑战性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业正渐渐地离我们远去,新世纪的银行模式需要我们共同的探索和建设。  相似文献   
75.
近代以来,欧美等国为维护经济活动秩序,普遍建立了信用调查机构,专门从事企业及个人的资信调查。20世纪初上海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已具有相当规模,资信问题愈来愈成为影响经济往来活动的重要因素。1932年近代中国的第一家征信调查机构——中国征信所在上海成立,其信用调查业务迅速扩大,并在一些主要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开展信用调查工作,其逐渐建立健全的信用调查制度和方法对近代中国信用调查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6.
网络环境下民族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民族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现状的分析,强调了民族信息资源的开发是整个国家信息资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民族信息资源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发挥的作用,并对民族地区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7.
强化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市场竞争和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与条件。就如何加强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使之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网络化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79.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5月26日成立,它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机构。它是在合并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和18个城市银行卡中心的基础上,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卡发卡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银联的主要职责是:建立和运营全国统一的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保障银行卡跨行通用以及业务的联合发展,提供各银行共享的银行卡基础设施,杜绝重复建设,开展技术和业务创新,提供先进的电子支付技术和相关的专业化服务,改善我国银行卡用卡环境,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银联的注册地为上海浦东,注册资本16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0.
对现行审稿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宋双明  刘阳娥 《编辑学报》2003,15(5):359-360
针对我国现行的封闭式审稿模式的缺陷与不足,借鉴国外期刊的审稿模式,提出改进、完善审稿制度的方法。用连续审稿方式取代平行审稿方式,审稿内容首先在审稿人之间公开,在征得审稿人同意的情况下,审稿人姓名与审稿内容向作者公开。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网上公开式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