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99篇
综合类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9 毫秒
21.
张文秀     
2008年8月20日晚,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女子链球决赛在鸟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中国运动员张文秀以74.32米的成绩摘得铜牌,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创造了中国田径在女子链球项目上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也是继马拉松运动员周春秀之后为中国  相似文献   
22.
中国田径优势项目竞争实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IAAF公布的各项目世界最好成绩,筛选在中国田径优势项目中,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和中国田径优秀运动员在2003年至2007年之间比赛成绩,运用Excel 2003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以趋势分析和指数平滑等方法,对中国运动员竞争实力进行分析比较,认为中国运动员在男子110 m栏的竞争中有一定优势;女子马拉松运动员获得奖牌的可能性较大;男子20 km竞走运动员在该项竞争中,占有较明显的集团优势;男子50 km竞走和女子20 km竞走有望冲击奖牌;女子链球运动员获得奖牌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23.
采用2台JVC9800高速摄影机,对中国部分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拍摄和解析,并对旋转阶段的时间特征、链球加速距离、链球远行斜面变化等进行运动学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24.
影响我国男子链球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与世界优秀链球选手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及旋转速度等多方面比较,结果表明:我国部分链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指标,但专项能力和旋转速度方面尚有明显差距.认为专项能力差是阻碍我国链球运动员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主要原因;旋转速度慢是制约其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而早期训练没有建立起高水平的技术动力性结构模式是我国链球落后的根源.  相似文献   
25.
对我国田径运动现状及2008年奥运会优势项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第十届全运会的比赛成绩的分析,对了解我国田径运动的现状、制定我国2008年奥运会的战略来说,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从第十届全运会各省取得的成绩看,山东、江苏、山西成为新的前三强;跨栏项目成为中国田径的领头雁;男、女子中长跑项目获得前三名的各省市有明显变化.表明备战29届奥运会,中国田径应该在跨栏、竞走、女子中长跑、女子链球等项目上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26.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等方法,对现阶段4名世界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投掷技术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选手在技术上占有一定优势,但对器械持续加速能力有待于提高,特别是最后用力阶段对器械的做功距离和旋转节奏。其中王峥第三、第四圈双支撑、最后用力阶段对器械加速的效果较差,存在左肩后撤和左膝关节压紧效果差的现象。张文秀对器械加速轨迹路线较长,但第一圈存在左膝伸展幅度大和第二圈左侧轴回撤现象;国外优秀选手普遍存在进旋转“迎球”不积极的现象,但旋转节奏较好,对器械持续加速能力好于我国选手,特别是最后用力阶段。其中沃达对器械旋转节奏较好,双支撑阶段对器械加速效果较好,左膝关节压紧效果明显好于我国选手。本研究分析我国选手在技术上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在该项目上的选材提供帮助,以期推动该项目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7.
结合掷链球训练的本质规律、竞技运动成绩,对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8.
孙有平 《体育科学》1998,18(6):39-4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与运动成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力量素质对运动成绩影响力的大小依次为:专项投掷力量,速度力量,基础力量;我国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结构与链球项目对力量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训练中存在着重基4出力量素质发展,轻速度力量训练的问题。建议调整链球力量训练结构,加强速度力量训练,提高速度力量训练的比重,加强速度力量训练手段和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9.
我国优秀女子链球选手投掷技术运动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近景动态三维录像分析系统对我国八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旋转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下肢双支撑阶段髋角增幅过大,右脚落地时,髋膝关节角度偏大。  相似文献   
30.
使用两台松下M9000摄像机,对2001年第9届全国运动会的女子链球决赛进行现场三维立体拍摄。选取前6名运动员最好成绩的录像进行解析,获得了一些较全面的人体运动学数据。从运动学角度,对目前我国部分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旋转技术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综合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旋转阶段的链球速度增量较低,旋转阶段链球速度增量达到最大值后,随着旋转的继续链球速度增量逐圈降低;旋转中右脚离地落地的时机存在“早抬早落”、“晚抬晚落”、“晚抬早落”三种现象;在旋转过程中,右脚落地形成双支撑瞬间肩髋轴间夹角大于足髋轴间夹角的现象,并随旋转的继续逐圈减小,这是导致运动员持续加速能力逐圈减弱及链球速度增量逐圈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