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583篇
科学研究   227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06篇
综合类   57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16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李文静 《现代情报》2014,34(7):93-99
本文从专利申请情况和专利发展态势两个方面,对长三角地区2003-2012年间的专利情报进行了对比分析。专利申请情况主要从申请数量和申请结构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专利发展情况主要利用年成长率、技术生长率、技术成熟率、技术衰老系数及新技术特征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江苏省专利申请量增长率最快,上海市结构布局最合理,并根据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2.
研究构建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得到反映长三角区域创新水平的综合得分,以此为指标,基于引力模型,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空间联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得到以下结论:上海是长三角区域创新水平最高的城市;长三角区域创新空间联系呈现不均衡分布,苏南、浙北地区城市以及上海的区域创新空间联系量较大,联系较为密切,而苏北与浙中、浙南城市创新空间联系相对较弱;长三角区域创新空间联系密切的区域与长三角的主要都市圈存在空间拟合现象;苏州、杭州成为长三角区域创新空间联系中心城市,杭州的创新辐射趋向北方,而苏州的创新辐射呈现四周辐射的趋势。  相似文献   
63.
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长三角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具备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4.
吴蒙  王琳琳  程进 《资源科学》2022,44(10):2048-2059
国土空间是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核心载体和资源,以城市群为抓手,强化国土空间碳汇冲突管理是跨区域协同推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国土空间碳汇冲突形成机理,构建空间碳汇冲突综合测度指数,以长三角城市群307个县为测度对象,开展实证测度研究并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研究表明:①区域空间碳汇冲突结构整体趋于失衡,稳定可控、基本可控、濒临失控、基本失控和严重失控等级的评价单元数占比分别为15.64%、25.41%、23.45%、26.71%和8.79%;②空间冲突加剧了区域碳汇空间配置失衡,可控等级区域碳汇总量占比达到81.71%,而失控等级区域碳源总量占比达到71.48%;③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碳汇冲突呈显著空间集聚特征,冷点集中分布于江苏省沿海、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浙西—浙南山区,热点主要为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等城市范围内的县级单元;④处于失控等级的城市集中分布在由环杭州湾向安徽省北部辐射延伸的带状区域内,距离此带状区域两侧越远,冲突指数越低,其中,上海、南京、苏州、无锡4个城市处于严重失控状态,宿州、宿迁、淮安3个城市处于基本失控状态,处于濒临失控状态的城市有15个。最后,提出长三角城市群国土空间碳汇冲突协同管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5.
王绍博  段伟  秦娅风  邓昭 《资源科学》2022,44(5):1079-1089
当前,汛情、疫情等突发事件对于交通站点的影响愈发明显,作为当今旅客跨区域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高铁网络的连通性也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基于此背景,本文以高铁网络相对完善的长三角为例,通过模拟连续节点失效、单个节点失效情景下网络特征值的变化,揭示其网络的脆弱性特点。结果发现:①长三角高铁网络已形成层级结构明显、社团组织结构清晰的网络化结构,同时整体呈现“小世界、多中心”的复杂网络特征。②当度值排序前20%、中间20%的节点失效时,高铁网络结构变得更加松散,节点间联系中转的次数明显增加,直接联系和相对可达性水平明显降低,网络呈现较高的脆弱性。而当度值排序后20%节点失效时,高铁网络结构变得更加紧密,网络集聚水平有所提升,节点间联系中转的次数有所减少,对整体网络稳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小。③单个节点失效背景下,高铁网络受冲击程度相对可控,基本可以维系高铁网络的正常运行。但不同节点对于高铁网络的脆弱性影响呈现明显的异质性特点,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节点失效背景下网络呈现较高的脆弱性,而宿迁、泰州、马鞍山、淮北等周边城市节点失效时对网络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小。未来,应立足高铁网络脆弱性的空间分异特征,针对性的布局应急处置设施、谋划替代通勤线路、打造高铁互联互通联盟等,提高长三角高铁网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66.
朱泳丽  丁利杰 《资源科学》2022,44(7):1373-1387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背景下,城市间产业转移频繁,伴随经济和碳排放的连接,对城市碳排放强度产生的影响成为区域低碳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采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测度城市间产业转入和转出量。基于空间全局自相关、反距离空间权重和经济地理权重矩阵下的空间杜宾模型,对2005—2017年26个长三角城市的产业转移动态、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在空间溢出视角下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②长三角城市群内频繁转移的产业多数为非能源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并未产生显著“碳减排”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的经济影响开始显现,产业转移实际上不利于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碳排放量减少。③人均GDP与碳排放强度呈现“倒U型”,技术水平与碳排放强度呈现“U型”,存在“技术进步的反弹效应”,人口数的增加降低了碳排放强度,二产比重正向作用于碳排放强度。因此在制订碳减排计划时,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生产效率、能耗强度、人力资本等因素,做好产业转入、转出的碳排放强度监测,避免盲目进行产业转移;壮大优势产业,改善产业结构,培育新增长点,发展符合城市自身禀赋的低能耗产业。  相似文献   
67.
基于文化大繁荣的背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时期,文章以"复兴之路"为脉络,以长三角石锁运动为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在当前大环境下长三角石锁运动复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终廓清应对困境解决方案。早期长三角地区石锁缘于人们生活水平低、部门重视不够、推广传播力度小、传承断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普及度和影响力仍旧有限。协会形式的建立和邀请赛的逐渐成型为石锁复兴之路创造了新机遇;而传承断层危机、民族文化自觉的缺失、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成为长三角地区复兴之路的新挑战。注重石锁表演根基、借助传媒宣传力度、搭建民间交流平台、与高校教学融合等策略将助推长三角地区石锁运动走向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68.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长三角自贸区与城市群建设等区域优势为长三角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长三角体育产业全球化竞争水平还比较低,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结构失衡,缺少合作平台,区域合作中协调机制尚未形成且缺乏企业主体参与等是长三角体育产业区域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以自贸区建设为机遇,以行业协会为平台,遵循市场规律使企业成为体育产业区域合作与发展的主导力量,鼓励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等策略来促进长三角体育产业区域战略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69.
《浙江教育科学》2008,(5):51-51
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长三角教育》第九期以"区域巡礼·台州教育"为题,长篇报道我市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成功经验,内容包括局长专访、台州教育之学校管理纪略、台州教育之特色文化纪  相似文献   
70.
展望长三角地区化工品物流市场,谋略上海石化现代物流发展思路,分别指出上海石化现代物流发展的必要性、战略机遇、战略目标和战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