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0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该文以萧统评陶最为动人的"文如其人"所指引的以文观人为主要考察途径,结合陶渊明独特的人生经历,认为陶渊明的人生理想及其主导人生实践是将静穆作为其栖居方式,而其静穆人生主要体现为在哲思与诗意中栖居,该文从自然顺化与玄心洞见、平淡冲和与深情和谐四个方面对此分别做了具体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2.
王燕 《现代语文》2008,(9):120-120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文学家。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方面,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韩愈并称“李、杜、韩、苏”;词方面,他开创了豪放词风;他的书法,与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起,并称“苏黄米蔡”;绘画方面,擅长画竹,是宋代文人画的主将。  相似文献   
93.
司空图著的《二十四诗品)所体现的哲思美是《诗品》在整体内容上对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贡献。(二十四诗品》的哲思美主要体现在它对“体”和“用”、“形”和“神”,“真”与“素”等几对关系的探讨上。司空图现实生活中儒家诗美理想的无法实现是他转向追求玄虚诗美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4.
清人李渔《闲情偶寄》中写同林建筑时说:“开窗莫妙于借景。”盛赞窗户是“物小而蕴大”。就物理空间而言,窗可南小及大,南近及远,与人的视野和心胸的开放相契合;从心理空间而言,“窗”的清光与疏影造成柔和朦胧的美感,适合于吟咏。所以历代文人墨客对窗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95.
理性触摸的缺失必然带来价值引领和情感熏陶的弱化甚至扭曲,从初中语文教学出发并持之以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并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发辩证思考,走进文本的哲理境界;漫步当代文苑,开拓睿智的理性眼光;学习哲人笔法,表达独特的妙思慧语。“催生”善于哲思的智者的过程时时紧扣语文学科特点,处处牵手语文素养的养成,是初中语文释放人文性能量的智慧选择。  相似文献   
96.
初秋,晚风凉滑,清爽怡人。夜色垂合,繁星满天的窗外,虫儿又奏响了最温柔的乐章,轻轻唧唧,似咏哦似浅唱;  相似文献   
97.
我国古代山水诗源远流长,一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诗经》《楚辞》就有许多描写山水的诗句,尤其是《楚辞》中的某些篇章,不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水之形貌,而且营造出了美好动人的艺术意境。至建安时期,曹操以山水作为歌咏的对象,创作了比较完整的山水诗《观沧海》。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创作的大家,他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颇有艺术价值的山水诗篇。到了唐朝,山水便成了诗人们经常表现的题材,在唐宋  相似文献   
98.
《童趣》出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是作者于中晚年写的自传体小说(沈复生于1763年,本书成书于1808年)。作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描写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童趣的好文章,此文已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相似文献   
99.
《闲情偶寄》是李渔对其一生艺术与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性理论著作,其中贯穿着较强的实用主义观念。其戏曲理论着眼于普通接受者的欣赏能力,注重舞台性、通俗性和娱乐性;其建筑理念也强调了"称""坚""俭"等实用特性;其养生理念主张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的快乐和自适。究其成因,主要源于李渔坎坷的人生经历、江浙浓厚的商业氛围、王学左派对百姓日用的重视和明末清初实学的兴起。  相似文献   
100.
一、问题的提出举一反三,出自儒家经典《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即如果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反复举例,而应该改变策略.学习中若能举一而反三、问一而知十,这定是其熟悉内在道理并能融会贯通的结果.然而有人日“举一反三”是建立在“举三反一”之上的,只有经过深入的三番考察、十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