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3004篇
科学研究   250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141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7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徐泽春 《出版广角》2016,(11):45-47
深度链接对被链接网站的利益构成了负面影响.但是,深度链接是否侵犯版权及其侵权性质,我们不能单方面就"服务器标准"或"用户感知标准"作出判断,而是要利用"法律标准"针对特定事实进行分析评价来界定.链接服务提供者规避法律风险的措施包括善意行使权利、慎选链接方式和遵循法律规则等.  相似文献   
52.
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内在意蕴,更要引导学生基于文本感知的基础,体悟作者表达的精妙,并逐步内化成自己的感知积累,从而为学生的"读中悟写"奠定基础。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出发:品鉴赏析,在即时运用中体悟语言的精妙;促进对比整合,在深入辨析中感知布局精妙;紧扣抒情线索,在前后梳理中聚焦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53.
南朝与魏晋抒情小赋的抒情特色有很大不同。在魏晋抒情赋中,抒情中参杂议论、描写、叙述性语言,情景交融的意象建构仅是一小部分而已。南朝抒情赋也继承了这些方式,不过出现了新的变异:其一,以情景交融的意象结构全篇,剔除了许多显示逻辑意味而不指代实在意象的虚词,叙述性和描写性语言明显减少;其二,南朝赋重韵——情韵与境界;其三,南朝赋中“诗眼”的运用。正是因为南朝赋的这些抒情特色,使它更接近文字简约、意境鲜明的五、七言诗歌,而不仅仅是“抒情”。  相似文献   
54.
谢朓是我国山水诗历史上一个闪亮的坐标,山水诗在他的手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谢朓山水诗的抒情具有三个特点:情景交融的境界;独特的抒情模式;悲欣交集的特质。  相似文献   
55.
关于所谓的"片面共犯",国内外刑法理论和实践存在激烈争议。基于"犯罪共同说"的立场和我国大陆刑事立法,不能承认"片面共犯"。所谓"片面的共同正犯"是直接正犯与间接正犯的竞合;其他种类的"片面共犯"实质上是间接正犯。  相似文献   
56.
洗钱罪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我国经济和社会秩序稳定的一种新型犯罪,但在该罪构成要件上还存有诸多争议,尤其是主观方面, 如洗钱罪主体范围及明知含义的界定、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能否构成洗钱罪等.因而有必要对此问题作一剖析,以期对金融及司法部门打击洗钱犯罪有点滴之借鉴.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以例的形式列出适宜使用反让法的题型,分类评析,并略施证明,对中学解题教学有举一反三效用。  相似文献   
58.
捎话     
那天早自习,我在教室辅导。王娜同学递给我一张字条:“刘老师,下课后我能和您谈谈吗?”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  相似文献   
59.
作为夏衍美学思想转变后的一力作,其成功自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作品中刻意营造的情景氛围 无疑是作品获誉的一个关键,抗战前夕险恶的政治环境下小人物方方面的悲苦,生活重压下"屋檐下"住户们扭 曲了的情感生活,梅雨天带给他们的无尽的烦恼,这些共同组成该剧阴晦沉闷的情感基调,孩子们的歌声透给 这一情调丝丝的亮色。  相似文献   
60.
证据按证明方法的的不同 ,区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在许多复杂的案件中 ,往往是从搜集间接证据着手 ,尔后才取得直接证据。本文概括了间接证据的优点及作用 ,并进一步研究运用间接证据这一规则 ,使其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