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2篇
教育   379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的记载,它的历史是靠代代言传和口授的。文中根据作者的田野调查、有关历史文献与当前学术界研究的成果,论述了闽西畲族发展的源流,探究畲族在闽西的形成及其迁徙流变,以及畲族在闽西历史的重要地位,闽西汉畲的互动发展与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72.
中国农村是20世纪中国变迁的主流,在20世纪前半期它是中国社会革命的主导力量,20世纪后半期农村变革构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中国现实改造的巨大动力。本以闽西作为20世纪农村变化的“典型”对象,加以研究剖析,从空间的横断鸨民时间的纵线分析,去揭示闽西农村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的基本推力,即传统/现代化,国家/社会,理性小农/道义小农等。  相似文献   
73.
驱车十个小时来到福建最西端的长汀时已是夜幕深垂,初冬汀州府的寒冷着实让我们不曾预料,霜冻天气让第二天早起直奔长汀师范附属小学的我们瑟瑟发抖,心里难免叫苦起来。好在闽西人的热情让我们温暖如春,与温文尔雅、谦逊质朴的马老师的一席详谈更是让我们深感不虚此行,舟车劳顿的疲惫,星夜兼程的辛劳、寒风刺骨的难挡都无足轻重了。  相似文献   
74.
畲族没有本民族字的记载,它的历史是靠代代言传和口授的。中根据作的田野调查,有关历史献与当前学术界研究的成果,论述了闽西畲族发展的源流,探究畲族在闽西的形成及其迁徒流变,以及畲族在闽西历史的重要地位,闽西汉畲的互动发展与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75.
毛泽东在才溪乡不辞劳苦做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苏区在大规模的“扩红”(扩大红军)之后.依然可以有效地进行社会动员,组织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粉碎一切机会主义者的瞎说……如像说群众不愿意当红军,或者说扩大红军便没有人生产了”。  相似文献   
76.
苏区精神含有丰富的对党忠诚意蕴,对党忠诚是苏区精神的核心价值和根本原则。大学生党员内化苏区精神于心,强化对信仰、真理、人民和纪律的忠诚,外化苏区精神于行,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始终把政治纪律挺在前面。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及对党忠诚意蕴,系统构建以经典阅读认同苏区精神、以生命叙事演绎苏区精神、以历史情境具象苏区精神、以社会实践体验苏区精神、以日常生活习用苏区精神等五个策略,把苏区精神融入政治忠诚教育,提高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的党性修养。  相似文献   
77.
红土地学是植根于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学,它继承与发展了“五四”新化运动的光荣传统。成为闽西学创作的主流学,并培育了一大批阅西的中青年作家。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龙岩 1961-2006年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其寒潮天气的天气形势背景、时空分布及气候特征,并提出了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79.
鄂豫皖苏区根据地,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巩固和发展与苏区的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发扬我党教育革命的优良传统,以推动当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该苏区教育的宗旨、内容、教材、措施、经验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0.
中国共产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灵魂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党的精神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红色政权建立、革命道路的探索和苏区革命果实的保卫实践中,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苏区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外化为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农红军和苏区群众的精神面貌,而且是各个苏区的广大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强大精神支柱,是苏区军民克敌制胜的法宝。从历史发展的文脉而言,它的原生形态是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客家精神,它有自己的生化规律,对今天加强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