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5148篇
科学研究   180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180篇
综合类   131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3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755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86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传媒小语     
34.“迭”与“叠”.按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调整,“叠”不再作为“迭”的繁体字处理,“重叠”“叠床架屋”“峰峦叠翠”的“叠”不能写作“迭”.“高潮迭起”的“迭”不要写作“叠”。  相似文献   
92.
"得"字主谓补语句与动词次类有关,依据动词带宾语情况的不同,将动词及物性分为四个强弱等级;部分"得"字主谓补语句和把字句不可转换,这也与动词的次类意义有关,同时也与句中名词的句法语义特征、论元角色以及定指非定指等性质密切相关,不可转换的"得"字主谓补语句,有不可转换的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93.
历岗 《小学语文》2007,(10):57-57
问:“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五年级上册第5课《秋思》)中的“见”字,有的说应当读jiàn,有的参考资料说应当读xiàn,理由是:秋风是看不见的,这里的“见”是“出现”的意思。请问:到底应当读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94.
自打文字族人诞生以来,“鼎”氏家族可谓风光无限,在子孙们的不懈努力下,“鼎”氏家族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95.
“一”是最普通的数字,古往今来,许多人在诗文中将“一”字运用得十分巧妙和别致,给诗文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相似文献   
96.
新闻评论要具备大局意识,以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为根基,把握时度效,深耕特色领域;树立问题意识,紧盯前沿问题,在“没有路的地方”探索可行之路,在矛盾交汇处做文章;培养受众意识,追求议题设置的“最大公约数”,将与受众的共情融入评论全过程,保持清醒与理性,让评论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97.
陶渊明《饮酒》诗中有一句人们颇为熟悉的名句,那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后世流行的各种版本的陶诗集子中,这句诗的文字面貌均如此。其实,该句诗的原貌并非完全如此,其中的“见”字应作“望”字,即:“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追考有关陶诗的版本可证:南朝梁代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最早收录此诗,诗中作“望”字;唐初欧阳询等人所编的《艺文类聚》(卷65)摘录了此诗,诗中也作“望”字。  相似文献   
98.
教学参考书在“练习说明”中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一句中的“于”字解释为“被”,这似乎令人有些费解,而更多的老师和同学认为此句中的“于”字应解释为“从”。  相似文献   
99.
有人说:没有做过班主任工作的老师是不完美的。这话乍听起来觉得有些偏颇,细想一下也不无道理。因为,班主任要和班级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等各层面人群打交道。班主任要凝聚人心,开展活动,除了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做人  相似文献   
100.
闲读杂书,见一首《典故杂吟》的小诗,短短四联,竟然巧妙地运用了20个成语典故,其音韵和谐、对仗工稳、语意畅达,并无刻意雕琢的痕迹。特别是把一些四字格成语,按着人们习惯上简缩为复音词的方式巧妙地化人诗中,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