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15篇
科学研究   74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328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隆英豪 《传媒观察》2006,(11):21-22
珠三角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中国报业最发达地区之一。近年来,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纷纷抢滩珠三角报业市场,在7个二级城市中,广州各大报纸在佛山、东莞两地最早开辟疆土,两地竞争也最为激烈。广州报业抢滩珠三角市场广州报业的区域性异地扩张最早始于1996年,当时《广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是中医重要典籍,它将五行与人体形态、体质、人格特征等属性进行联系,提出“五形人”并推演出“阴阳二十五人”学说。“阴阳二十五人”包含了理论驱动式、演绎式的人格理论,不同于西方数据驱动式、归纳式的人格理论,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此同时,该学说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瑕疵,需要加以完善和修正。  相似文献   
13.
劳伦斯在中篇小说<狐>中,通过一男二女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否定了现代人男将不男、女犹不女、阴阳两极严重失调的悲剧性的生存模式,探讨了重构男女关系的现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潘开建 《桥牌》2016,(10):24-27
北京今年天气有点怪,尤其是到了秋分,竟然四天下了三场雨,且强度都在中雨之上。这还不算,每场雨都伴有电闪雷鸣。按理说,秋分是大节气,古人说秋分则为阴阳相半,且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有三候(现象),首当其冲的第一候就是“雷始收声”。今年秋分后雷声大作绝对是异象,就连楼下水果店小老板见到我都说:你们北京这个时候下雨,怎么还打那么大的雷啊?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艺术而言,由周易而衍生的阴阳观及太极思维几千年来已深嵌在中国艺术创作之中,中国画及山水画是其典型事例。如果不从本原上找到解释“气”、“韵”的方法论依据,那么对传统化的认识是一句空话。“气”表达一种无形的空间概念,在中国人眼里已上升为化哲学概念,对这个问题的解读有助于我们对中国民族艺术形式中潜结构的探索,并且找出这种潜结构在当今具有的现代涵义。  相似文献   
16.
1、行星胎在阴阳密度波的叠加点处形成,行星的密度值由阴阳密度波在星云盘上的反射点的位置决定,行星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跟行星的密度分数(或地球的密度分数)有关系。2、行星的距离公比等于锯齿波长的比。3、月亮是地球的同胞妹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传统文化精华阴阳学说和中医学健身祛病机理的研究表明:只有遵循阴阳平衡,把握阴阳才能祛病健身延年益寿。太极拳之所以能提高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大脑皮层的生理功能,起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作用,正是由于太极拳遵循阴阳规律,把握了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释了苏州方言中表示"肿"义且俗字写作"海"一词的本字为"脪"字,"脪"字的上古音当为微部字,而《说文》徐铉所注的反切"香近切",记录的则是"脪"字已发生语音变化后的中古音。  相似文献   
19.
西汉时期,赋体文学的“铺陈手法”、“主客问答的结构方式”及“对偶俪辞”等特征对其时的散文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了散文的赋化并为骈文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这种影响的发生与西汉时期思想界特别强调阴阳二元观念和礼制建设有着密切关系,它通过内化为士人对“雅”的审美追求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汉语颜色词的是非、好坏、善恶、吉凶、尊贱、正反、臧否等两极性的语义,是由汉民族尊正贱间、天人合一、趋吉避害、尚神信教的心理认知,尚色、服色等本土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现代外来文化的认知,以及比喻、借代、象征等修辞的认知,共同观照、历时层积而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